|
矿泉水新国家标准正式出炉 闽矿泉水企业或洗牌 |
2009-04-30 |
|
核心提示: 矿泉水中含溴酸盐过高可致癌。日前,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矿泉水国家标准正式出炉,首次限定了天然矿泉水的溴酸盐含量最高不得超过0.01毫克/升,而我省此前已有13家矿泉水企业检测出溴化物含量超出0.05毫克/升。
业内人士称,溴酸盐指标出台,意味着对我省企业水体加工提出了更高的工艺要求,而目前矿泉水企业的生产成本已不菲,这必然会引发我省矿泉水企业重新洗牌。 新标准要求更高 日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饮用天然矿泉水》和《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两个国家标准。
据了解,《饮用天然矿泉水》将从10月1日开始施行,而《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施行时间为下月1日。
福建省瓶装协会赵秘书长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矿泉水新国标是在总结了国内外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出台的,对矿泉水企业而言,有放宽的一面,也有从严的一面。
赵秘书长分析,删除菌落总数指标,是放宽了指标。
以往每年我省矿泉水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中,菌落总数不合格占了80%。
而增加3项致病菌指标则是对致病菌的控制越来越严格。赵秘书长介绍,我省过去抽检矿泉水时,曾检出过致病菌,这次新国标出台,增加了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产气荚膜梭菌3项微生物指标,实际上对矿泉水的生产质量管理和检验要求更严格了。
赵秘书长介绍,过去溴化物作为对人体健康有益物质,只要每升不超过0.05毫克,就算合格,至于溴化物可能与氧结合,形成可能致癌的溴酸盐,则没做规定。此次新国标首次限定了天然矿泉水的溴酸盐含量最高不得超过0.01毫克/升,与世界卫生组织的限定值达到一致。 我省13家超“新国标” 据了解,我省此前已有13家矿泉水企业溴化物含量被检超出0.05毫克/升。
福州三江饮料有限公司庄总表示,目前业内通用臭氧消毒方法,溴酸盐是臭氧杀菌的副产物,新国标施行,只能降低臭氧浓度,以减少产生溴酸盐的几率。溴酸盐指标出台,意味着对企业水体加工提出了更高的工艺要求。
除了工艺要求,企业化验室也要新增检测设备,具备完善的出厂检测能力,这是一项不菲的花销。据了解,企业的整个工艺、设备、技术、检测仪器都要调整改造,设备改良至少几十万元,多则几百万元。“工厂化验室有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的检测设备,下一步要购置新的检测设备。”福州一些矿泉水企业表示。
“目前矿泉水企业的生产成本已然不菲,需要缴纳矿产资源费、水资源费等,但公众对矿泉水的认知仍停留在普通的‘水’而已,价格上涨可能性受限。这意味着我省矿泉水行业将面临一场洗牌。”我省矿泉水界资深人士这样断言。 名词解释 溴酸盐:溴酸盐在国际上被定为2B级的潜在致癌物,它是矿泉水或山泉水等天然水源在经过臭氧消毒后生成的副产物。在国际上,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环保局所规定的饮水指标中,溴酸盐最高允许浓度为0.01毫克/升。我国矿泉水新标准中该项指标已与国际一致。
(海峡都市报记者 郑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