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北京 >
   中图推荐
亲稳发掘汇报
亲稳发掘汇报软件,采用最先进的网络搜索
·入编邀请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北京科技报称央视推出神医系骗局被判致歉
2011-10-01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记者赵艳红)今日上午9时,李培刚诉北京科技报名誉侵权案在北京市朝阳区法院一审宣判。法院判决北京科技报刊载致歉声明,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

  朝阳区法院审判认为:在本案中,涉案文章为北京科技报社的《李培刚事件调查》、《2009年中国十大科技骗局》两篇报道。《李培刚事件调查》一文是基于对包括李方祥等人的采访调查而撰写,如“仅仅依靠按摩就可以使脊髓神经受到损害的患者重新走路,是一件荒唐到不可思议的事情,持这种说法的人,基本上可以定义为骗子”一句等,系被告转引他人的表述而非被告本身评论,被告刊登该种争论性意见,属于媒体正当的采访报道,本不应被认定为侵犯名誉权。但是,该文章并非完全为文字内容,被告就此文配有大幅漫画,漫画内容结合文字内容,对原告有贬损、嘲讽意味。被告作为新闻媒体,在相关医学争论尚无权威、明确结论之前,借助漫画对原告形象进行贬损的行为,不慎重、不严肃,超出了舆论监督范畴,损害了原告的社会评价。

  《2009年中国十大科技骗局》一文没有引入新的事实,性质主要属于评论报道。被告作为新闻媒体,在作出带有定性性质的评论报道时,应当基于基本属实的事实及基本明确的结论,在评论时亦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本案中,《面对面》节目中关于原告的相关内容,各方尚处于争论阶段,并无明确权威的结论。被告在该文中直接以“骗局”这种强烈性的贬损用词作出定性评价,并将评价对象直接指向了原告本人,且该评价尚未有明确的事实及权威结论作为依据。被告作为新闻媒体,尤其在对医疗技术专业领域进行评价时,更应慎重、适度,妥当履行舆论监督职责。本案中被告的评论显然超过了适度的范围,对原告造成了损害,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审判长最后宣判:被告北京科技报社于本判决生效后在北京科技报(判决生效后发行的第一期)上刊载致歉声明,声明内容由本院审核,如不履行该义务,本院将在相关报刊上刊登本判决内容,费用由被告北京科技报社承担;被告北京科技报社于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赔偿原告李培刚精神损害抚慰金五万元;驳回原告李培刚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一千一百元,由被告北京科技报社负担。

  宣判结束后,原被告双方均未对本次判决作出表态。

  ■背景链接

  2009年6月13日,央视《面对面》节目以《李培刚:突破与创新》为题报道了李培刚。主持人在开场白中介绍:“今天带大家认识的这位医生,是一位听起来很神奇的人物。他可以用很简单的方式,治疗因外伤导致的偏瘫和瘫痪病人,(让他们)重新站起来。”

  节目播出后,据媒体报道,全国众多截瘫患者及家属寻找这位“医学奇才”。然而,李培刚却突然“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与此同时,舆论对其治疗方法、身份、学历等发出的疑问也随之而来。

  2009年6月29日,《北京科技报》刊登题为《李培刚事件调查》的报道,对李培刚医术提出质疑。2010年1月4日,《北京科技报》以年终盘点形式,将“央视推出的‘神医’”事件列为“2009中国十大科技骗局”之首。

  文章刊发近4个月之后,李培刚将北京科技报社告上了法庭。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6)
 相关链接
·北京朝阳东五环外楼盘降价 疑资金链紧张所致
·北京昨日乘火车出京客流突破40万
·女子敲诈蒋大为服刑时遭追债续:与银行达成和解
·北京今年十一无降雨 2日夜晚温度8℃为7天最低
·媒体称争议医生制造骗局被判侵犯名誉权
·北京地铁十一期间前门等四站将分时段封闭
·建国先锋国庆座谈会疑系骗局 缴纳会费可获奖
·男子假借查燃气表入户劫杀独居女子
·美国公司调查称在北京找车位需花31分钟
·男子北京站跳地铁自杀未遂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 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0956号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中国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