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北京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记者调查北京交通案 称车内丧生者以德系车居多--中图网
2011-03-18

  本报数据分析2005年至2010年间交通[JiaoTong]肇事[ZhaoShi]案车内和车外人员死亡排行德系车均列第一

  德系车:我其实没那么“坚强”

  经济大案

  ●经济案件判决书枯燥文字的背后隐藏着惊人秘密。●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有商界世故人情。

  ●“游走”在法制与经济之间,以法制的视角解读经济。关注国内外知名企业,关注社会民生。

  “德系车自重大、铁皮厚,安全[AnQuan]系数高!”许多人初次买车时可能都会听到这样的“忠告”。

  事实是这样吗?记者调取2005年以来北京市发生的2000件交通[JiaoTong]肇事[ZhaoShi]案统计分析,结果让人大跌眼镜:事故中,车内人员丧生者以德系车居多;致车外人死亡的肇事[ZhaoShi]车辆中,德系车比日系车多5倍,居所有车系之首。

  事故统计1

  车内人员丧生数德系车列第一

  在被统计的2000件交通[JiaoTong]肇事[ZhaoShi]案中,车祸致使轿车[JiaoChe]内有人员死亡的案件共有22例。其中,德系车占9例,排行名列第一。

  记者经过梳理发现,在事故中出现车内人员死亡的轿车[JiaoChe],几乎全部为德系车和国产车,两者几乎各占一半的比例。

  而因为“皮儿薄”的特点一直让广大车主和购车人不放心的日系车,居然仅有一例,且该车为奥拓。

  车祸事故致死排行车系 死亡人数

    德系 9

  国产 9

  日系 1

  韩系 1

  美系 2

  碰撞试验德系车安全[AnQuan]性一般

  记者通过查询得知,在国际上举行的NCAP安全[AnQuan]碰撞试验,结果都证明德系车表现一般,反而是绝大部分日系车安全[AnQuan]性表现突出。

  国内C-NCAP汽车安全[AnQuan]碰撞试验结果也表明,最安全[AnQuan]的前20款车中只有四分之一多是德系车,且名列前茅者寥寥。15万元左右和10万元以下的最安全[AnQuan]车型也都不是人们心目中的德系车,而是日系车。

  ◆专家解释

  交通[JiaoTong]死亡事故统计不能忽视

  清华大学汽车制造系一位长年从事汽车安全[AnQuan]研究的著名教授告诉记者,虽然存在人员死亡的样本量只有22例,看上去很低,但不容忽视的是,它是从2000件交通[JiaoTong]肇事[ZhaoShi]案中统计出来的结果,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轿车[JiaoChe]在安全[AnQuan]性能方面的情况。

  据介绍,在交通[JiaoTong]事故中,一般情况下,受害致死的是没有任何防护的行人或骑车人,轿车[JiaoChe]由于车体的防护作用,在与其他车辆或物体发生碰撞后,死亡率确实远较行人或骑车人低。

  样本量充分已能够反映问题

  朝阳法院研究室副主任伊莉也告诉记者,从实践情况来看,交通[JiaoTong]肇事[ZhaoShi]案件中轿车[JiaoChe]内有人员死亡的案件的比例,仅占1%左右。而2000件的样本量,已经超过了该院近5年交通[JiaoTong]肇事[ZhaoShi]案件受理量的总和,已经足够大了。

  钢板厚度对安全[AnQuan]不起决定作用

  采访过程中,清华大学教授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两车碰撞后的物理原理,解释了为何“德系车‘皮儿厚’,却不一定安全[AnQuan]”。

  “汽车从被撞到停下,经历了动能[DongNen]分散、消耗的过程。动能[DongNen]到哪儿了?除去司机的刹车措施、地面的摩擦力吸收一部分动能[DongNen],最主要的能量消耗源是车体的变形。如果这些还是没消耗完动能[DongNen],那么人体就会吸收动能[DongNen],导致伤害的发生。”

  “因此车的安全[AnQuan]性取决于车身的设计。只有通过车体和乘员保护系统(包括安全[AnQuan]带、安全[AnQuan]气囊等)的变形消耗掉绝大部分动能[DongNen],且变形尽可能长时间持续,让碰撞过程中的减速度在受伤的容忍度之内,人体才不会受伤。”教授说。

  “所以业内看汽车安全[AnQuan],脑子里最先出现的是车架。如果说车架是骨骼,那钢板不过是血肉。撞车时钢板厚度对安全[AnQuan]起不了决定作用,撞得难看并不等于不安全[AnQuan]。这就像打架,那些满脸是血、样子很惨的人,未必受的是重伤。”

  “我可以肯定地说,认为德系车‘皮儿厚’就安全[AnQuan],日系车皮儿薄就不安全[AnQuan],是外行的臆想。而法院的调研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车外人员死亡统计德系轿车[JiaoChe]位列第一

  在2000件交通[JiaoTong]肇事[ZhaoShi]案件中,肇事[ZhaoShi]车辆属于小轿车[JiaoChe]的有271件。统计发现,捷达和夏利两款轿车[JiaoChe],涉案次数分别为42和32,肇事[ZhaoShi]率远远高于其他品牌轿车[JiaoChe]。

  而平时被大家揣测为“最容易出事”的日系轿车[JiaoChe],不在前十之列。排名最高的还是奥拓轿车[JiaoChe],涉案5起,排在第14位。

  通过对车系的统计记者也发现,德系轿车[JiaoChe]的交通[JiaoTong]肇事[ZhaoShi]率仍然最高,涉案共117次,占案件总数的43%;国产轿车[JiaoChe]紧跟其后,涉案共80次,占案件总数的30%。

  日系轿车[JiaoChe]涉案共22次,占案件总数的8%,和美系、法系轿车[JiaoChe]的肇事[ZhaoShi]比例相近。

  ◆专家解释

  德系车肇事[ZhaoShi]率高并非只因数量多

  德系车肇事[ZhaoShi]率高,是否只是因为德系车在国内的保有量很大?对此,汽车专家表示,捷达等在国内保有量大、基数大导致肇事[ZhaoShi]次数多,应该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但专家提醒,如果仅是德系车中的捷达等肇事[ZhaoShi]次数多,可解释为保有量大,但第二个统计是针对整个车系作出的。

  统计显示,德系车和国产车的肇事[ZhaoShi]次数分别是日系车的5倍多和近4倍,而前两个车系在中国的保有量,显然并非是日系车的5倍多和近4倍。

  因此,后一统计结果更充分地说明,德系车肇事[ZhaoShi]次数多,并非只因其保有量大,还有其他原因。

  自身重的车动能[DongNen]大伤人也更重

  汽车专家仍然从物理学角度解释了德系车成为“马路杀手”的原因。

  轿车[JiaoChe]的“杀伤力”与动能[DongNen]的大小有关,而动能[DongNen]的大小取决于质量和速度。由于德系车普遍比日系车自重大,在同等的速度下,德系车显然要比日系车“杀伤力”更强。

  另一方面,根据动能[DongNen]定理公式fs=1/2mv2(v为速度;f为摩擦力;s为受力距离;m为质量),在摩擦力和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质量和受力距离成正比。

  也就是说,在刹车的最大作用力相同、车速相同的情况下,即使司机发现意外情况后刹车的时间一致,自重大的轿车[JiaoChe]需要的刹车距离也更长,因此事故率更高。

  专家述评

  轿车[JiaoChe]整体轻量化车祸伤亡率将减少

  清华大学教授认为,虽然很多人热衷于购买铁皮厚、自重大的德系车,但在世界范围内,轿车[JiaoChe]轻量化是个必然的趋势。

  据专家介绍,五六十年前的轿车[JiaoChe],平均重量在2500公斤到3000公斤,而今天的轿车[JiaoChe]平均重量是1500公斤,重量几乎降低了50%。

  “自重轻的车可以节省能源、降低污染,更会降低交通[JiaoTong]事故的发生率。如果所有的轿车[JiaoChe]整体轻量化,整体动能[DongNen]降低,从社会交通[JiaoTong]的总体来看,汽车碰撞事故所造成的人员损伤和财产损失肯定会减少。”专家还表示,“减少交通[JiaoTong]事故伤亡率,要靠交通[JiaoTong]安全[AnQuan]教育,也要靠普及科学知识等其他手段。”

  本版文/记者 付中 隗硕 实习生 芦扬 蒲希茜

(编辑:SN021)
     相关链接
    ·北京公务员考试并未退烧 人数减少因改为1年
    ·女乘客苦等航班7小时后猝死 家属状告航空公
    ·国航称日本重灾区同胞可获特价机票--中国图
    ·北师大壹基金公益研究院办首期高级研修班--
    ·北京发改委:将连续7天严查食盐价格--中图社
    ·村民自杀致2名侄儿闹上法庭争遗产--中国图
    ·国家海洋预报台:日核泄漏短期对中国海域无
    ·北京财政局:公车数量预计4月份公布--中图社
    ·北京市规划委启动住宅设计标准课题研究--中
    ·北京盐业公司:本市8000吨储备盐够市民用2个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