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GuiDao]施工能不能保证安全?施工对市民出行影响多大?在憧憬着轨道[GuiDao]交通带来的便捷生活的同时,合肥市民也对这个新事物有不少疑问。
昨天,三位参与评审的国内轨道[GuiDao]交通设计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悉数解答了市民的疑问。记者了解到,轨道[GuiDao]一号线[YiHaoXian]从技术上说也许不是国内最先进的,但一定是国内最成熟和最安全可靠的轨道[GuiDao]线,建成后,将成为安徽省内轨道[GuiDao]交通的样本。
2年半后就能铺轨
合肥建设轨道[GuiDao]交通一号线[YiHaoXian],初定的工期是4年半。合肥城市轨道[GuiDao]交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思源向记者解释,在这建设的4年半中,前两年半就能实现“洞通”,也就是供轨道[GuiDao]列车行驶的地下隧道贯通。这时土建工程完工,施工对市民的影响也就基本结束了。
此后就可以进行轨道[GuiDao]的铺设,这部分工程只需要半年的时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轨道[GuiDao]一号线[YiHaoXian]就能够通行了,因为整个轨道[GuiDao]交通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剩下的一年半时间,施工人员要完成机电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施工尽量不扰民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是合肥轨道[GuiDao]交通一号线[YiHaoXian]设计单位,对于扰民问题,该院副总建筑师李敏告诉记者,在设计阶段,他们就已经考虑到这一点。比如尽量使用“盾构”的施工方法。这种方法通俗地说,就是使用一种机械在地下掘出施工隧道,因为全地下施工,不需要开挖太多路面,能够最大减轻对周边交通和居民的影响。很多车站,也是采取“盖挖”“暗挖”的方式进行。
不过,李敏也表示,“一点不扰民是不实际的。”因为有些地方的施工还是需要开挖。
花钱少但质量不“打折”
昨天,合肥轨道[GuiDao]一号线[YiHaoXian]也确定了投资的水平,大约每公里造价为6.7亿元。“这个造价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合肥轨道[GuiDao]交通一号线[YiHaoXian]一期工程设计审查会专家组组长俞加康说。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合肥轨道[GuiDao]交通一号线[YiHaoXian]建设的标准不够。张思源说,一号线[YiHaoXian]在设计中通过各种合理的方式以减少开支,但建设标准不会降低。
俞加康则告诉记者:“轨道[GuiDao]一号线[YiHaoXian]采用的是最成熟的技术,并不是最先进的技术。”他认为,对于合肥来说,选用最成熟的技术,也能够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的轨道[GuiDao]交通建设树立一个样板。
俞加康认为,轨道[GuiDao]一号线[YiHaoXian]的建设还能带来沿线周边土地的升值,他希望这部分盈利不能全部让开发商拿走,而是应该归政府,采取合理方式经营,以确保轨道[GuiDao]交通的长期安全运营。而合肥轨道[GuiDao]办透露,每公里轨道[GuiDao]交通能够直接增加就业岗位近百个,同时间接提供数万个就业岗位。
换乘站不难建设
大东门附近建筑物多,又临近南淝河,在像这样的地方建换乘站点,安全问题是怎么考虑的呢?李敏说,这一区域地下水位比较高、周边建筑比较密、需要施工的基坑比较深,这些让大东门站成为一号线[YiHaoXian]施工难度最大的区域。“不过从目前国内已建成的轨道[GuiDao]交通线看,大东门站并不是最难建的。”李敏说,他们设计院现在在20多个城市建设地铁,大东门站并不是他们遇到最复杂的问题。“这一区域对于一号线[YiHaoXian]是难点,但是在技术层面上是可控的。”
当然,在轨道[GuiDao]一号线[YiHaoXian]的设计阶段和勘探阶段,合肥还请了专业机构做了风险评估。张思源说,在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阶段,其中一项就是对工程措施是否可行,安全能否到位等做了详细的研究,并经过了省安监局的评审批复。
俞加康则认为,安全方面设计很关键,施工也很重要。他建议合肥市在施工招投标中,把好这一关,引进优质施工企业承接轨道[GuiDao]一号线[YiHaoXian]的建设,并对国内已运营的轨道[GuiDao]线进行考察“取经”。
地上地下都能抗震
对于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市民很是关心。俞加康说,合肥轨道[GuiDao]一号线[YiHaoXian]的地上地下建筑都进行了抗震设计。
不过俞加康也说,合肥地下情况有其自身特点,在一号线[YiHaoXian]建成投入使用后,对于地下情况,需要不断监测,以保证行车安全。他还举例说,上海地铁一号线[YiHaoXian]建成后曾发生过沉降。虽然这仍属于正常现象,但还是需要注意。最后,上海有关部门采用了注浆的方式予以解决。(记者伍静、唐小虎、吴碧琦/文 卞世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