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因见义勇为[JianYiYongWei]牺牲的人员,将可获得47万元以上奖励。 4月22日下午,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闭幕会通过了《安徽省见义勇为[JianYiYongWei]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该条例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的一大特点就是首次明确了对见义勇为[JianYiYongWei]人员的奖励标准:对于“见义勇为[JianYiYongWei]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由县政府给予1万元以上的奖励;对于“见义勇为[JianYiYongWei]模范(模范集体)”,由设区的市政府给予3万元以上的奖励;对于“见义勇为[JianYiYongWei]英雄(英雄集体)”,由省政府给予5万元以上的奖励。上述三类见义勇为[JianYiYongWei]者,均可分别享受同级劳动模范或先进工作者待遇。同时见义勇为[JianYiYongWei]的事迹可以载入地方志。
同时,因见义勇为[JianYiYongWei]牺牲的人员,由行为发生地县政府发给上一年度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倍以上的奖励。 2010年安徽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5788元,按照这个标准折算,奖励金额就在47万元以上。今后,随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奖励金额将会更高。
《条例》还规定,因见义勇为[JianYiYongWei]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由行为发生地县政府发给上一年度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倍以上的奖励;因见义勇为[JianYiYongWei]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由行为发生地县政府发给上一年度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倍以上的奖励。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昨日正式发布的该《条例》,将原先设定的“鼓励成年人见义勇为[JianYiYongWei]”一句删去。这意味着,“见义勇为[JianYiYongWei]”并非成年人“专利”,未成年人“路见不平”,也可以挺身而出。
此外,对于市民关注的“见义勇为[JianYiYongWei]的受益人是否该承担责任? ”法制委员会研究认为,该规定的法律依据是比较充分的,并且现实中确实存在受益人冷漠逃避的情况,违背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规定受益单位受益人给予力所能及的扶助是有必要的。(实习生 王丽、记者 武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