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安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锁形玉饰原是编钟形吉语印章(图)
2011-05-26

锁形玉饰原是编钟形吉语印章(图)

这件小不点玉印很不起眼

锁形玉饰原是编钟形吉语印章(图)

战国[ZhanGuo]青铜[QingTong]吉语印资料图

 

  六安战国[ZhanGuo]墓北墓内棺开启后,各路摄影记者[JiZhe]蜂拥而上,镜头对准棺内一组精美玉器[YuQi]一通猛拍,在玉璧、玉璜、玉佩、玉管、玉觿、玉勒、玉花等17件玉器[YuQi]中,那个被各家媒体称之为玉锁或锁形玉饰的小玉件,现已验明正身,正是被大家忽略的重要文物:战国[ZhanGuo]编钟形吉语印章[YinZhang]。

  北墓内棺出土[ChuTu]的组玉在战国[ZhanGuo]墓中较为常见,其器形制式和各地出土[ChuTu]的组玉也大同小异,只能和六山镜一起证明墓主人的贵族身价。但在北墓内棺17件玉器[YuQi]中,这件不起眼的小不点吉语印章[YinZhang]却与众不同,很有特色。当时,考古人员未及时看其印面,误认为是锁形玉饰。记者[JiZhe]凭借对战国[ZhanGuo]印章[YinZhang]的一点了解,第一眼就感觉它是玉印。21日下午5时,两棺开罢,在省考古所秦让平老师热心配合下,记者[JiZhe]拍到了唯一的玉印印文图片,也证实了记者[JiZhe]的感觉,面对这个从未接触过的古文字,记者[JiZhe]和秦让平老师研究了一番百思不得其解。这个变形篆字让记者[JiZhe]花费了半天时间考证,通过走访本地老篆刻家、查阅金石古篆工具书等多种形式,终于弄清此为“吉”字古篆的另一种写法。无独有偶,记者[JiZhe]在专业网站又看到了一枚战国[ZhanGuo]青铜[QingTong]吉语印,其印文与之完全相同,更加坚定了对“吉”字的确认。

  战国[ZhanGuo]吉语印,在晚报4月19日报道中关于开棺三大猜想里已经提及。吉语印,是古人思想意识的反映。吉语印的文字内容各朝各代各有特色,战国[ZhanGuo]时多在三个字以内,如“昌”、“宜”、“利”、“正行”、“行吉”、“有千金”等。在全国各地出土[ChuTu]的战国[ZhanGuo]玉质吉语印中,常见到的是素身无饰、两层台、鼻钮或瓦钮玉印,一般为正方形、圆形和长方形,鲜见其他样式。六安北墓内棺出土[ChuTu]的这枚战国[ZhanGuo]吉语印,和田白玉质地,仿青铜[QingTong]编钟器形,为椭圆形印面,鼻钮,印身两面刻有对称的单线几何纹,使本来就有独特造型的玉印又增添了十分的雅致。这枚阴刻变形篆书白文的“吉”字,符合那时楚地的文化习俗。因为,战国[ZhanGuo]时代人们敬神守分,佩印蔚然成风,以祈求祥瑞。六安战国[ZhanGuo]墓北墓内棺里的女主人当不例外。战汉玉印在印身雕刻纹饰者本已稀见,此枚战国[ZhanGuo]玉印美其形、繁其饰更属罕见,当是难得一见的珍品。(武越文/图)

 相关链接
·切实做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管理
·  见义勇为人员享受劳模待遇(图)
·阜阳各大景区备战“五一”迎接客流
·省农委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农业部门防止菜贱伤农
·走进交警指挥室接受震撼教育
·合肥野生动物园全面禁车
·滁州市培训大学生应急救护队
·岳西旅游农特产品在肥推介
·企业最怕员工“剽窃式跳槽”
·合肥未来五年力推文化实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