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12月15日电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安徽水利逐步实现了治水思路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的重大转变,长江干堤防洪能力显著增强,淮河中游防洪体系更加完善。 tujian.org
三十年来,以长江干堤加固、治淮骨干工程为代表,建成一大批基础性、控制性工程,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我省全面完成1000公里长江干堤除险加固,土方量相当于历朝历代修堤土方量的总和,长江干堤防洪能力显著增强。建设沿江排涝泵站10.8万千瓦,新增、改善排涝面积33.3万公顷。实施长江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工程,完成移民迁建40万人。1991年,江淮大地遭遇特大水灾,国务院确定兴建19项治淮骨干工程,涉及我省14项。全省迅速掀起了以治淮为中心的大规模水利建设高潮。至2007年底,累计完成治淮投资193.05亿元,实现国务院确定的近期治淮骨干工程建设任务,淮河中游防洪体系更加完善。我省水库建设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取得重大进展。累计投入经费2.4亿元,完成3200座(次)小水库应急除险加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步伐也不断加快。芜湖、安庆、铜陵、马鞍山、蚌埠、淮南等城市防洪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合肥、黄山、六安城市防洪加快实施,石台、南陵、郎溪、岳西、金寨、绩溪等县城防洪工程基本完成或正在建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98年以来,特大自然灾害连续考验了安徽水利,我省防汛抗旱思路发生重大变化,实现了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的转变,同时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2007年淮河运用行蓄洪区和洼地临时转移安置58万人,无一人伤亡。我省全面贯彻落实行蓄洪运用补偿政策,2003年、2007年分别发放补偿资金5.77亿元、3.57亿元,为群众及时恢复生活生产提供了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