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5月20日电 5月12日14时28分,这一刻让中国伤恸,令世界动容——到5月18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已造成3万多人死亡,20多万人受伤!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一个崇高至上的生命,每一个生命的逝去都是一份人类共同的哀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5月18日,国务院决定,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5月19日,黄山市政府广场。旗杆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低垂;政府大楼上,“安徽人民深切哀悼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横幅高高悬挂;广场上,来自黄山市的社会各界群众3000多人,静静地站立着——省委、省政府在这里隆重举行仪式,在黄山市的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和王金山、王三运、杨多良等省领导与全省人民一道,深切哀悼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4时28分,随着主持人一声宣布,3000多人一齐凝神低首,向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3分钟。 tujian.org
那一刻,同全国人民一样,包括工人、农民、部队、武警、公安干警、机关干部、离退休干部、教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学生及社会各界在内的6600万江淮儿女,在不同的地方,站立低首向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那一刻,同全国各地一样,江淮大地正在行进中的汽车、火车、舰船声声鸣笛,防空警报连续鸣响,为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志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那一刻,山岳低首,江河垂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那一刻,泪水凝成精神,悲痛化作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家为震灾遇难的普通百姓设立全国哀悼日,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体现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的血肉联系。”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开玉说:“设立全国哀悼日,对逝者,是一份深切的哀思,对生者,是一份庄言的承诺:尊重生命,人的生命大于天!” tujian.org
尊重生命,才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当那些刚刚绽放的花蕊骤然凋谢,当数万多个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全国人民怎么能不为之伤悲,怎么能不为之祈祷?!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面对劫难,我们心中涌动的是悲痛。但我们不能只有悲痛。逝者长已矣,生者犹可追,我们还要擦干泪水,继续前进。灾难面前,我们拿什么诠释众志成城?同全国人民一样,江淮儿女用自己的行动作出了庄重的回答。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是一名军人,保卫人民是军人的使命。这场大地震虽然不是一场战争,但更胜似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我们的对手不是有生命的敌人,而是没有生命的钢筋水泥、时间与死神,我们的制胜之道就是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不抛弃不放弃,用效率与有力、秩序与自觉战胜灾害,用人人奉献、万众一心战胜灾难。”武警黄山支队钱代林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是一位母亲,看到灾区那么多孩子失去了父母,那么多父母失去了孩子,伤心欲绝,我内心很想为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做点事。”黄山市政府工作人员高今叶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救死扶伤是医务工作者的天职,我们时刻准备响应召唤,奔赴灾区治伤救人。就算我们没有机会到灾区,我们也会尽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在本职岗位上为更多的患者服务好。”黄山市卫校汪键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抗震救灾人人有责,灾情牵动着每一个江淮儿女的心。七天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江淮大地上,一笔笔救灾捐款送到灾区,一批救灾物资运到灾区,一支支救灾队伍开赴灾区,到5月18日,全省人民捐款捐物已达2.27亿元。 tujian.org
灾难面前,庄严的仪式代表一种祭奠,民间自发的活动,哪怕是一个拥抱,一次祈祷,一个烛光这样细小的悼念方式,也同样表达着对逝者的哀思,对仍在灾难中煎熬的人们的巨大精神支持。这些行动都在向灾区人民传达着安徽人民一个深情高昂的声音———“我们心心相连,手手相扣,我们同心协力,并肩前行!”这些行动都在向灾区人民传达着一种坚强的信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就一定能战胜这场巨大灾难,就一定能重建美丽的家园,一定能夺取抗震救灾这场硬仗的胜利。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省领导及省级老同志卢荣景、段敦厚、臧世凯、刘春良、王秀芳、郭万清、文海英、唐承沛、张学平、季家宏,省委秘书长张世平、省政府秘书长方宁参加了悼念仪式。其他省领导分别参加了所在单位的悼念仪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