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记者刘铮)国家统计局7日宣布,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对主要统计数据的需求,从本月起调整统计数据发布[FaBu]方式,提前数据发布[FaBu]时间2至3天。
织梦好,好织梦
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尽可能缩短统计数据从生产到发布[FaBu]的时间,更快、更好、更公平地满足社会各界对统计数据的需求,减少数据被提前泄露的风险。总体来看,无论月度,还是季度、年度数据的发布[FaBu]时间都将提前2至3天。
内容来自dedecms
在月度统计数据方面,由以往的新闻发布[FaBu]会集中发布[FaBu]改为网络分项发布[FaBu],居民消费价格(CPI)、工业生产价格(PPI)、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月度主要指标,力争在数据生产出来后24小时之内发布[FaBu]。月度指标的发布[FaBu]时间,从每月11日提前到9日左右,遇周末照常发布[FaBu]。 本文来自织梦
季度和年度数据的发布[FaBu],采取新闻发布[FaBu]会和网络发布[FaBu]相结合的方式。由于按月发布[FaBu]的指标和按季发布[FaBu]的指标生产周期不同,不能在同一时间生产出来,为满足公众尽早获得统计数据的需要,把CPI和PPI数据提前到季度和年度新闻发布[FaBu]会前发布[FaBu],而国内生产总值(GDP)等其他数据在生产出来后立即召开新闻发布[FaBu]会发布[FaBu]。
本文来自织梦
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统计数据发布[FaBu]时间提前和发布[FaBu]方式改进是市场经济发展中逐步完善的一个过程。中国月度宏观经济数据的发布[FaBu]时间不断提前,已经成为较早发布[FaBu]月度数据的国家之一。 copyright dedecms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了解到,原定于7月15日召开的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发布[FaBu]会,现初步定于13日召开。6月份的CPI和PPI数据将提前在9日发布[FaBu]。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