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作品从上到下依次为:欧阳中石的书法《牛犇力劦》;韩美林的国画《耆牛图》;霍庆有的年画《春牛图》; 秦礼刚的皮影《牛金斗》;王建中的剪纸《牛》。 tujian.org 还有几天,就是中国传统的牛年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牛与中华民族一样古老,与黑土地一样厚重。以乾、坤二卦统帅万物的《周易》,就说“坤为牛”,即牛具有地的特征,古人因此说“牛象地任重而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牛是奉献、坚毅而奋进的。古往今来,我们爱牛、重牛、颂牛。“犇”、“犊”、“犀”、“犟”……中国的汉字中,许多与牛配伍的,似乎总有那么股子“牛劲”。“老黄牛”、“孺子牛”、“初生牛”……这些不同的“牛”,无不体现了中国人的精气神。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玉鼠回宫,金牛贺岁。牛年说牛,既是岁末年初的惯常话题,在今年又有着特殊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马上过去的鼠年里,我们经历了太多不平凡的悲与喜,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如同坚韧耐劳的老黄牛一般,咬牙坚持,埋头奋进,克服了接连出现的种种困难,硬是在灾年踏碎了灾荒,在灾年犁出了丰收。 tujian.org 即将到来的牛年里,我们不得不继续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这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但对于已经走过改革开放30年、即将迎来国庆60周年的中国人来说,只要我们足够努力,足够坚韧,前景仍然是乐观的。还是那句话,只要我们坚持这股子“牛劲”,这个新的牛年,会是一个吉祥之年、和谐之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牛年说牛,联想到“吹牛”一说。吹牛,就是夸大其词、言过其实,报喜藏忧、文过饰非。吹牛人的目的是靠说大话给自己的脸上贴金。吹牛,有百害而无一利。一般人吹牛,倒也罢了,最可怕的是某些领导干部吹牛。这种现象由来已久、久戒不衰,老百姓深恶痛绝,将吹牛的干部讥讽为“吹官”。有人说,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吹牛一旦形成风气,甚至成为升官的云梯,那就苦了老百姓了。这话值得我们深长思之。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牛年,相信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充满期待,有所期许。实现这些美好的愿景,我们要做“老黄牛”,不懈怠不叫苦,不用扬鞭自奋蹄;要做“孺子牛”,少些追名逐利的虚荣心,多些求真务实的“傻劲”;要做“初生牛”,抛掉畏首畏尾、左顾右盼的暮气,长点开拓创新的“牛脾气”。只要人人如此,这个牛年就会更有盼头,中国这个“大家”就会充满希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牛年话牛意不尽。今天,我们特意邀请几位著名书画家和民间艺术家,为中图社读者创作了几件以“牛”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并写下一段牛年寄语。希望他们的精彩之作、精彩之语,能够给每一个中国人带来好运,带来和谐,带来春天。(闻 白)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