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上海:诚信和守法应成为“落户”的刚性条件
2009-05-19

据报道,上海将推出包括户籍在内的吸引人才政策,其中关于居住证转户籍的带有操作性的政策性文件将于今年2月底前出台。据介绍,上海市拟推出的居住证转户籍政策,其“落户”的核心条件包括需要在上海居住若干年、参加上海社保、依法纳税、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职称、无不良诚信记录和违法记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将“无不良诚信记录和违法记录”纳入居住证落户条件,这看似一个“软性指标”,其实是一个决定持有居住证的人能否顺利“落户”的“硬性指标”,因为这个“指标”与其他条件相比处于“统领”地位。比如,一个人在上海居住的年头再多,纳的税再多,学历、职称、技能再高,如果有“不良诚信记录和违法记录”,也难以真正“落户”上海。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中城市成为人们“落户”的首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对一些在大中城市中打拼多年、积累了一定落户资本的“外乡人”来说更是梦寐以求。上海市拟对居住证转户籍给予一定程度的松绑,应该说体现了社会进步和发展,也体现出一个大城市的人文胸怀。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是基于目前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大中城市容纳人口有限的基本事实,我们的大城市并不能“百分百”满足每一个人的“落户”要求,况且我们的社会管理也尚未达到户籍自由流转的发展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居住证转户籍工作,就需要循序渐进,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机制、新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诚信和守法,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而社会诚信基础的奠定及社会秩序的稳定、良好,首先来自于每一个公民的诚信自觉和守法实践,来自于每一个人对推进建立诚信和守法环境的共同努力。而将“无不良诚信记录和违法记录”纳入居住证落户条件,正是一个值得推崇的刚性条件。因为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不能无诚信约束,也不能不讲守法规则。因此,居住证“落户”不是无原则的户籍“大派送”,绝不能为那些不讲诚信之人、不守法之人开优惠的口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外发达国家非常注重一个人的社会诚信和守法履历,一个人一旦有了不良诚信记录和违法记录,在现实中将很难有更大、更好的生存发展空间。比如会在住房信贷、汽车信贷、消费信贷、旅游出行等众多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这样的做法,其目的并不是在惩罚不讲诚信、不守法之人,目的是在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建立诚信、守法的良好秩序和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一些“有不良诚信记录和非法记录的人”我们当然不能都“一棍子打死”,但是为了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诚信”和“守法”这两个车轮,必须发挥其刚性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约束,让一些人为其不良,甚至是不法行为付出一定的代价,对其他人来说也是一个有效的警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无论是建设法治社会,还是构建和谐社会,诚信和守法都是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责任。如果连诚信和守法都做不到,又如何成为一个好公民?因此,笔者以为,我们那些正在酝酿户籍制度改革的城市,应当把“无不良诚信记录和违法记录”纳入居住证落户的重要条件,甚至可以对有不良诚信记录和违法记录者采取“一票否决”的态度,使诚信和守法既成为落户的约束条件,又成为一种促进社会诚信和守法环境建设的激励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让诚信和守法不仅成为落户的刚性条件,而且成为每一个人的公德约束,成为一个人自由行走于社会的公开“名片”。这样的落户政策,才能培育大众的诚信和守法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公开、公平、公正,也才能不断提升城市的人文素养和文明程度。(唐卫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发改委公布4万亿投资构成及中央投资项目最
    ·中组部:今年选聘大学生“村官”两万名
    ·中宣部公布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杨洁篪谈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
    ·李克强:不失时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目前过半乡镇已完成和正在进行机构改革
    ·吴邦国与意大利参议长举行会谈并签定期交流
    ·财政部发改委发文为节能空调设最高限价
    ·就媒体报道美军有关人士涉华言论,外交部发
    ·中国四万亿投资进展迅速 中央投资已完成44%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