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用创新赢得尊严
2009-05-19

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的最高领奖台上又迎来了一批杰出的科技工作者。在他们中间,两位工人的身影显得格外耀眼。作为一线的企业职工,代旭升和赵林源秉持自己踏实刻苦、肯钻敢闯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却干出了一番大事业。他们成长的故事中,蕴含着最朴素的成才之道,不仅对广大职工具有榜样的力量,更对企业搭建平台培养更多创新型工人有着良好的借鉴与启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奋战在科学技术前沿,不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而如何发挥生产一线的普通职工的聪明才智与创新热情,是破解创新命题的关键所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推动我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没有强大的科技支撑不行,没有一大批敢于创新的人才队伍不行。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中我们发现,花钱买得来设备却买不到技术。让机器转起来,最重要的还是开动机器的人。当一轮轮大浪淘沙后,时代对蓝领工人的要求不再仅仅是能够扛起铁锹,更要会用“鼠标”,用技术武装自己,用不断创新的进取之心延展个人职业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创新之路,需要国家政策搭台、企业经济支持,然而,真正谱写创新华章的,还离不开千千万万的普通职工。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勃发,为他们制造良好宽松的创新环境,促动一个赵林源一个代旭升演变为一个群体,这样的创新路径,或许才是破解创新难题的根本出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代旭升和赵林源的成功还告诉我们,具备创新才能、拥有高超技术的产业工人,赢得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国家的尊严。花大价钱买来的设备,其维护成本之高总是令人心颤。小小的部件动辄上万元,外国技师“驾到”,短短几天赚走几万元。这些现实刺痛人心。在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创造的“中国奇迹”背后,是我们处于产业链低端、缺乏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缺乏世界级大企业的尴尬。光荣背后,诸多隐忧,需要我们用创新为国家赢得尊严。当前,在世界经济低靡的状态下,将压力变成动力、把困难变成机遇,依然离不开那两个字:创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创新的路上,不仅需要站在顶端的科学家,更需要像代旭升和赵林源这样工作在一线的普通蓝领工人。他们,是中国产业的基石;他们,是中国创新源源不竭的动力所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发改委公布4万亿投资构成及中央投资项目最
    ·中组部:今年选聘大学生“村官”两万名
    ·中宣部公布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杨洁篪谈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
    ·李克强:不失时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目前过半乡镇已完成和正在进行机构改革
    ·吴邦国与意大利参议长举行会谈并签定期交流
    ·财政部发改委发文为节能空调设最高限价
    ·就媒体报道美军有关人士涉华言论,外交部发
    ·中国四万亿投资进展迅速 中央投资已完成44%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