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社北京1月9日电 题:“生命禁区”拓荒牛——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忠诚印象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图社“新华视点”记者顾瑞珍、吴晶晶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握住这位84岁老人的手,你能清晰地感受到与他的年纪不相称的力度——这是一双神经外科大夫的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国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和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创始人之一,王忠诚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完成开颅手术上万例的人,至今仍是世界神经外科手术历史上5项世界纪录的保持者。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忠诚属牛,本命年的他获得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荣誉:2009年1月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中央,胡锦涛总书记把大红的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奖证书交到了王忠诚那双上万次打开病人头颅的手中。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让中国的神经外科跻身于世界之林”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王忠诚最熟悉的地方就是手术台,他坚守了整整半个多世纪。而今,84岁高龄的他已经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亲自在手术台上救治病人,但只要需要,他仍然坚持为重症疑难病人会诊,坚持在手术台前督阵。在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的病房楼层,人们几乎天天能看到这位满头银发老人穿着白大褂的身影。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份坚守来自他的一个梦想——“让中国的神经外科跻身于世界之林”。中国的神经外科起步艰难,比世界发达国家晚了近半个世纪。刚刚进入这一领域时,手中连一个颅脑实体标本都没有,他就和同伴们到郊外的乱坟岗里寻找头骨,消毒漂白,制成标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国对脑外伤和颅内肿瘤的检测手段非常落后,确定脑肿瘤部位和性质,只能采用“开颅控查”的办法,手术死亡率高达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时西方国家对我们封锁世界上比较先进的“脑血管造影”技术。“我的心里憋着一股劲,你们封锁,我就拼了命也一定攻克它。”回想起最初的艰辛,王忠诚难掩激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了掌握这项技术,王忠诚在没有防辐射装备的条件下,成百上千次地作X光验证。他连续六次患上肺炎,有一次甚至胸腔积水危及生命。当掌握了“脑血管造影”技术之后,他的白血球已经降到3000多,只有正常人的一半,至今也没有彻底恢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就这样,王忠诚用7年时间积累了2500份脑血管造影资料,于1965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脑血管造影术》专著。这本中国神经外科史上里程碑式的专著,使我国神经外科诊断水平一步跨越了30年。 tujian.org 上世纪70年代,王忠诚带领他的团队开展神经外科显微技术,把中国的神经外科从传统方法带进了现代,使颅内动脉瘤等重症死亡率由10%降至2%。 tujian.org 在此基础上,王忠诚又向另一个“不治之症”——巨大脊髓内肿瘤发起进攻。他提出的“脊髓缺血预适应”观点,对防止脊髓内肿瘤术后瘫痪起到了关键作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医学界,大脑被称作“生命禁区”——脑组织内神经纵横,血管交错,一条直径仅1毫米的脑血管,需要均匀地缝合12针,手术的那份精密,容不得丝毫疏忽。而在医学“吉尼斯纪录大全”里,王忠诚保持着成功切除直径9厘米以上巨大动脉瘤的纪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那是1985年7月30日,17岁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赵拴柱出现了预想不到的瘤体破裂出血险情。颅内动脉瘤是埋在人脑中的“定时炸弹”,出血就相当于引爆这颗“炸弹”。按国内外医学惯例,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放弃手术。可王忠诚果断地决定:“立即开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颅骨打开,鲜血喷涌而出,常规方法无法止住这样的大出血。王忠诚出人意料地将两个手指伸进颅脑,凭着经验和手感,准确探寻到破裂处,堵住了出血点。5个半小时后,一个9厘米、迄今仍为世界上直径最大、内无血栓的颅内动脉瘤被摘除了。 tujian.org 这只是王忠诚创造的无数生命奇迹之一。2001年,王忠诚获得了世界神经外科“最高荣誉奖章”,他使中国的神经外科在世界医学之林挺起了脊梁。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