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广西投2.4亿培训农民工 困难企业可缓缴社保
2009-05-19

就业问题成为2009年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农业人口占大比重的广西的就业形势如何?有关部门将出台怎样的政策稳定就业,记者就百姓关心的问题采访了自治区劳动保障厅的有关负责人。据统计,到12月下旬全区返乡农民工达到63.5万人,预计春节前后农民工返乡将进入高潮,总数将突破120万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农村富余劳动力400多万 预计春节后滞留150万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8年全区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3.6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5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25%.尽管我区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进一步扩大,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将促进自治区工业企业发展,自治区就业空间扩大的利好因素逐步增加都为我区扩大就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是2009年全区就业工作的压力依然很大,就业形势严峻:还有4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大增,预计春节后到3月份全区将有150万左右农民工无法上岗就业。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农民工培训投入2.4亿元 建立失业登记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关部门规定2009年广西各级政府将把培训资金纳入政府预算,自治区财政安排8000万元,各市、级也配套安排8000万元,同时中央转移支付的就业补助资助中安排8000万元。这2.4亿元资金专项用于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培训、技能提升培训、企业转岗技能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此外,自治区从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中拿出1.5亿元用于下岗失业人员(包括农民工)的培训。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关部门将建立健全农民工返乡报告制度,做好一个“登记”和三个“报告”,通过农民工失业登记制度,做好基本情况调查统计工作;建立农民工返乡情况报告制度、实施企业关闭、停产、破产职工失业情况报告制度和重大事项及时报告制度,及时掌控行政区域内企业用工和农民工返乡回流变化情况。并且在区内各市建立农民工返乡抽样调查监测点,动态掌握农民工返乡和重新就业情况,同时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生产经营困难、拖欠工资或者有倒闭迹象的企业登记造册并实施重点监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困难企业可缓缴社保6个月 4项社保费率阶段性降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自治区劳保厅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为稳定就业局势,向困难企业提供社会保障方面的支持:2009年允许困难企业在不超过6个月的期限内缓缴社会保险费,缓缴的社会保险不计收滞纳金。经核准缓缴期间,企业应继续按月申报应缴的社会保险费,企业和职工缴费年限连续计算,企业职工应享受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不打折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除了社保可以缓缴以外,2009年内企业还可以享受阶段性降低四项社会保险费率的优惠政策。在确保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降低、保证社会保险制度平稳运行、基金不出现缺口的前提下,各统筹地区除养老保险费率外,可适当降低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费率,期限最长不超过12个月。(记者谢琳琳 实习生谢炜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发改委公布4万亿投资构成及中央投资项目最
    ·中组部:今年选聘大学生“村官”两万名
    ·中宣部公布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杨洁篪谈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
    ·李克强:不失时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目前过半乡镇已完成和正在进行机构改革
    ·吴邦国与意大利参议长举行会谈并签定期交流
    ·财政部发改委发文为节能空调设最高限价
    ·就媒体报道美军有关人士涉华言论,外交部发
    ·中国四万亿投资进展迅速 中央投资已完成44%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