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两岸双边贸易趋缓 权威报告分析三大主因
2009-05-19

中图社北京1月5日电(记者周英峰)海关总署发布最新监测报告显示,2008年以来,在台湾政局变化、两岸关系发展以及全球性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两岸双边贸易出现了新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海关统计,2008年前11个月,两岸双边贸易额1223.1亿美元,同比增长8.4%。其中,大陆自台进口980.9亿美元,增长7.1%,对台出口242.2亿美元,增长14.4%;大陆对台贸易逆差738.7亿美元,净增34.3亿美元,增长4.9%。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8年前10个月,除2月受春节因素影响外,大陆对台月度出口额均保持在20亿美元以上,但受全球金融危机加剧的影响,11月出口额降至18.7亿美元,出口增速由10月份的增长9.1%逆转为下降13.2%。1至9月,大陆自台进口额每月均超过90亿美元,10月降至80.7亿美元,到11月仅为56.4亿美元,下降42.3%。11月当月,双边贸易额为2008年首次低于百亿美元(除2月受春节因素影响外),大幅下降37%。 tujian.org

报告分析指出,两岸双边贸易趋缓有三个主要原因: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两岸经济。2008年11月当月,大陆外贸总体增速出现7年来首次下降。台湾出口自2008年9月起连续两个月下降,其中9、10月份对大陆出口分别下降7.5%和13.4%,11月降幅更达到42.3%。台湾的外销接单自4月起一路下跌,10月首现5.6%的下降,创2002年1月以来新低。其中,对大陆订单自8月以来连续减少,短期内台湾对大陆出口降幅将继续加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是大陆宏观政策调整及经贸环境变化影响台商投资。近年来,大陆通过调整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以及限制加工贸易等措施加大对“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调控和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同时,大陆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也削弱了“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这在短期内使在大陆从事加工制造和以产品外销为导向的台商企业受到冲击,经营绩效下滑明显,部分台商开始向越南等东南亚新兴地区转移投资,从而使两岸贸易发展的动力趋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是台湾产品出口竞争力不断弱化。2000年以来,台湾出口年均增长9%,明显落后于全球出口年均12%的增长率,台湾出口额占全球出口总额比重也从2.2%降至1.8%。尽管大陆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但台湾产品在大陆进口市场中的比重未能提高,大陆自台进口比重自2000年的11.3%下降至2007年的10.6%,2008年1至11月更降至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报告指出,金融危机的冲击将进一步扩大,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已大大降低了包括台商在内的众多境外投资者在大陆的投资热情,投资的下降势必进一步放缓两岸双边贸易增长的步伐。同时,随着大陆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原来台湾凭借其在两岸间产业分工中的优势对大陆的出口也将受到挑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报告认为,虽然当前两岸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仍受到诸多因素制约,但直接“三通”基本实现给两岸贸易带来新动力,将加快两岸的经贸交流,降低运输成本、便捷两岸的货物贸易。值得一提的是,两岸“三通”为保鲜要求高的台湾农产品进入大陆市场扫除了障碍,将促进台湾农产品对大陆的出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发改委公布4万亿投资构成及中央投资项目最
    ·中组部:今年选聘大学生“村官”两万名
    ·中宣部公布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杨洁篪谈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
    ·李克强:不失时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目前过半乡镇已完成和正在进行机构改革
    ·吴邦国与意大利参议长举行会谈并签定期交流
    ·财政部发改委发文为节能空调设最高限价
    ·就媒体报道美军有关人士涉华言论,外交部发
    ·中国四万亿投资进展迅速 中央投资已完成44%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