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条被称为映秀大道的公路横亘在漩口中学遗址与新建的板房之间,像一条分界线,划开了从前与现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前的河滩如今成了人们居住的生活区,虽然居住舒适性不比从前,但一家家紧凑地住在一起,让从灾难中走过来的人们体味到更多的温情。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映秀镇旁的山坡上,数千遇难同胞安息于此,每天都有人前来吊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春节临近,汶川县映秀镇灾民在临时农贸市场上选购时蔬。镇里新建的临时农贸市场物资丰富,各种蔬菜、食杂及日常用品从都江堰、成都等地运来,基本满足灾区群众日常生活所需。龙瑞 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时值新年,午后映秀镇的街道上并未有过多节日气氛。灾民安置点内,老人们坐在屋里抽着香烟,女人们忙着做家务,孩子们则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儿的玩游戏。除了正在忙着重建的工人外,很少能见到本地的壮年男劳力,他们或是外出务工赚钱为重建生活做积累,或是已经遇难。 tujian.org 2008年5月12日,因为地震,汶川成为一个众人皆知的地理名词。而映秀不幸成为了这次地震的震中……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9年新年,地震大半年后,映秀镇的重建工作已经有了眉目。在镇外,从成都通往映秀的213国道区段已经全线复通,重建物资进出得以顺畅。在镇内,曾经作为救灾飞机起降的河滩,现在已成为上千灾民的临时生活板房区;地震中受损严重的映秀水电厂已重新恢复发电。大地震一周年的时候,当地的灾民将开始陆续迁入援建的永久性住房;而国家除持续出资支持当地生产生活恢复正常外,更决定在未来把映秀镇建成汶川地震震中纪念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站在平整的映秀大道中间,西边是漩口中学的废墟,东边是幸存灾民居住的板房。2009年的映秀,一边是过去,一边是希望。记者甘南 摄影报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