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从改革开放这部“教科书”中学什么?
2009-05-19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中,胡锦涛总书记将30年改革开放实践比喻为一部“教科书”,内涵丰富而又高屋建瓴,语言通俗而又生动形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30年辉煌,30年风雨兼程。在党的领导下,这场亿万人民切身体验和参与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不朽功绩。在30年这样一个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纪念的历史节点,我们重温这部“最丰富、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有助于我们继续高举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旗帜,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30年改革开放教会我们一个“破”字。改革开放的30年,是创新发展的30年,是在打破旧的思维框框上,突破和创新的30年。我们不会忘记,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们党和国家处于怎样的一个十字路口。在党内“左”的思潮严重影响下,敢于打破“两个凡是”的桎梏,打破僵化的体制束缚,高高举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改革大旗,打破对本本和教条的迷信,这是怎样一种胆量?大胆地提出打破“铁饭碗”,允许各种私营经济充实我们的市场,并从计划经济时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这种“破旧立新”的改革之举,在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没有改革开放引领者们顺应时代和历史潮流的大胆地“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几无可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改革开放让我们学会如何去“闯”。改革开放需要一种精神,畏首畏尾不行、瞻前顾后也不行,没有敢于“杀出一条血路”的精神,没有攻坚破难的勇气和决心,同样不行。改革开放之路,走的是一条没有现成本本可以照搬,也没有先人经验可以借鉴的路。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国情复杂、经济基础和底子尤为薄弱的国家,改革开放之路更艰巨。这就需要改革者们大胆地“闯”、大胆地“试”。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果没有这个“闯”字,我们或许还停留在闭关自守的年代,也就不会有诸多成功的“窗口”和对外口岸,也就不会有从“珠三角”到“长三角”辐射全国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开放。如果没有党带领下全国人民的“闯”劲,建三峡大坝、香港和澳门先后回归祖国、修青藏铁路、办奥运盛会、中国人行走太空……这些梦想或将无法实现;如果不是这个“闯”的精神和勇气,很难想象,在去年南方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的巨大考验面前,我们能如此沉着、冷静地赢得抗灾斗争的胜利。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改革开放让我们始终恪守着一个“实”字。30年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始终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行动指针。小平同志的名言“摸着石头过河”讲究一个“实”字,倡导改革者“步子快一些、胆子再大一些”,也是一个“实”字。我们对中国建设和改革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的设计和把握,我们在农村推进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再到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样体现了一个“实”字。今天,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更体现了党在引领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遵循和恪守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灵魂和精粹。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改革开放这部“教科书”,值得每一个青年深入学习、领会和践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发改委公布4万亿投资构成及中央投资项目最
    ·中组部:今年选聘大学生“村官”两万名
    ·中宣部公布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杨洁篪谈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
    ·李克强:不失时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目前过半乡镇已完成和正在进行机构改革
    ·吴邦国与意大利参议长举行会谈并签定期交流
    ·财政部发改委发文为节能空调设最高限价
    ·就媒体报道美军有关人士涉华言论,外交部发
    ·中国四万亿投资进展迅速 中央投资已完成44%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