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社沈阳1月3日电 题:“早日回农村老家上班是我最大的新年心愿”——与一对沈阳外来务工农民夫妇的对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图社记者杨成军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杀年猪”,3日是农历“腊八”。按东北农村的习俗,人们从这天开始忙着杀猪、备年货,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3日,辽宁省昌图县大兴乡农民崔凤春仍和往常一样,继续在沈阳这个大都市里干着“崩爆米花”的营生:早上5点多,他就起床了,和妻子一起蹬50多分钟的三轮自行车,赶到早市,在寒风中叫卖着一元钱一包的爆米花。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希望农村老家也能办起工厂来,让我今年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这样就不用抛家舍业地在外边挣辛苦钱了。”憨厚的老崔向记者说出了自己的心愿。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老崔告诉记者,每年11月份,老家的玉米收完后,他就带着老婆到沈阳“崩爆米花”,一直干到来年的5月份。今年已经是第4个年头了。一天能“崩”20多锅爆米花,一个月下来,收入不到200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于这份“小生意”离不开煤炉子加热,老崔身上的大棉袄早已被煤灰染得看不出原来的颜色。“现在天寒地冻的,我和老婆每天都要在外面呆10多个小时,挣这点钱不容易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47岁的崔凤春有一个83岁的老母亲和一个15岁的女儿,这一老一小在农村老家生活,家里有16亩多地,全部种玉米。老崔告诉记者,去年家里收了不到2万斤玉米,刚刚卖掉,收入8000多元。现在国家每年发给的种粮补贴有1000多元。全家种地一年收入万元左右,扣除种子、化肥、农药和人工等投入,最后能剩下不到6000元。这笔钱刚好够老母亲和小女儿一年的生活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老崔的妻子告诉记者,为了能多攒点钱,夫妻俩在沈阳的生活可算上“精打细算”:为了省点煤钱,白天他们不生火,只有晚上回家临睡觉时才烧火取暖,后半夜炉子熄火了,老两口不得不盖严棉被。“只有省下尽可能省的钱,我们一年才能靠‘崩爆米花’攒下5000多元。”。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虽然在沈阳呆上大半年,能挣点现钱,但要是能在老家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我们还是想回家。”崔凤春说出自己的新年心愿:“老母亲80多岁了,需要有人在身边照顾。女儿越来越大了,当爹妈的总不在身边,学习、生活都受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了解到,崔凤春老家所在的昌图县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但工业基础比较薄弱。这个农业县毗邻的县级市开原近年来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农民。辽宁省已决定,今后将大力扶持以工业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实现农村经济转型。如此看来,老崔距离实现他心愿的日子不远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