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社记者 高柱 通讯员 杨晓莹 一辆辆大型重载汽车装运的标志着“绿色动力”的风电机组“整装待发”…… tujian.org 2008年12月20日,“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过去7个月,记者在现场看到,四川德阳东方汽轮机厂迎来了自己的第1000台风电机组下线。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庆祝仪式上,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力机械联合会秘书长祁和生称赞到,这象征着在特大地震灾害遭受巨大损失的东汽厂,已从废墟中彻底站立起来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不仅重新恢复了企业生产发展的元气和底气,而且还在抗拒当前金融危机冲击中有效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东汽公司总经理助理、风电事业部总经理张生平告诉记者,在2008年年末前下线的第1000台风电机组,是东汽3年产量的总和。可在2008年完成的800台产量中,“约75亿产值中的35亿元肯定是要付出去的。”他说,东汽震后产业的基本恢复所拉动的相关产业还远不止风电一项。 tujian.org 记者了解到,东汽在2008年“拉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是以一种震不垮、压不倒的抗震救灾精神换来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8年“5·12”时刻令东汽人永远铭记:短短一分钟的特大地震,就使经过几代东汽人建设、职工上万人、产值超百亿的花园式工厂和现代化广房,瞬间变得面目全非,大部分厂房、学校垮塌,有些只剩了两面墙。车间里扭曲的钢板,道路瞬间折断的树木,地上裂开的长长缝隙,残存的建筑物上“x”形的大裂纹,这一切都表明地震的烈度之大千年不遇,占整个东汽60%产能的汉旺基地瞬间受到地震重创。据统计,地震造成东汽直接经济损失50亿元左右。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虽然地震摧垮了东汽厂房,但摧不垮东汽精神。在全国上下的大力支持下,东汽人昂起不屈不挠、抗灾自救的坚强脊梁,从2008年5月19日开始,就全面启动清理、排险和设备拯救恢复工作;当年5月24日,东汽隆重召开“抗震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誓师动员大会,正式吹响了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号角。在四川规模以上大型企业中,震后的东汽率先以快速恢复的工业业绩激励世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悉,东汽首批风电机组于2008年5月20日成功发往山西左云、内蒙古赤峰电厂;当年5月19日,东汽与中国节能公司签订134台共计12.4亿元灾后首批风电机组订单;当年6月份计划完成5个模块的机组总装、完工风电机组70台以上,岭澳3号核电机组首个低压模块也于当年6月20日发货;新东汽重建选址方案已初步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震后短短一个多月,东汽就接连签订了几十亿元的订单。到目前为止,该厂的风电、核电生产能力已全面恢复;汽轮机生产能力恢复到了80%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东汽之所以能在地震重创和此次金融危机双重打击下迅速恢复生产,这无疑是得益于几年前企业有远见地提出的“多电并举”和立足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思路。在此引导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东汽目前已形成汽轮机、燃机、核电、风电、太阳能、海水淡化等多产业并举的生产格局,既在产业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宽、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又显著提高了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近几年来,东汽产值和销售收入每年增长在20%以上。2008年即使受到特大地震重创和金融危机影响,东汽在2008年12月26日就已完成产值108亿元,提前和超额实现了2008年既定的生产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多电并举”发展战略的正确指引下,东汽震后快速恢复生产更是“一如既往”带动了诸多相关产业的启动:汽轮机、核电、燃机等带动相关基础产业的有锻件、铸件和其它材料。但其中带动最多、也最能体现社会效益的当数风电。3年前,当东汽宣布正式开发风电后,为此配套的中国二重集团随之上了齿轮管生产线,德阳特变电工集团公司也跟着上了风电特殊低温电缆生产线,东风电机厂立即为此转入了对风电电机的开发生产,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思路决定出路。”张生平说,2009年东汽仅风电机组就准备做到1200~1400台,对于将要创造的100多亿元产值,有一半是要付给那些为此配套的相关企业。他还说,带动“大家”共同赚钱,这是东汽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