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不折腾”微妙贴切国人心领神会 却难倒国际媒体
2009-05-19

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1月2日)发表文章说,中共举行大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总书记胡锦涛在讲话中的一句北方方言“不折腾”,难倒了国内外媒体界的双语精英。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表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不移决心时,胡锦涛连续用了三个“不”:“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章说,当时,“不折腾”三个字刚落音,人民大会堂观众席随即传来会心的笑声。在正式的场合宣示重大发展方向时,一贯严肃的胡锦涛突然冒出一句很普通的口语,显然让大家觉得十分亲切。但笑声也说明观众是听懂了“折腾”二字的所指,也听懂了“不折腾”的含义。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章认为,中共建国以来,因内外因素而走的冤枉路并不少。历次政治运动、反右、大跃进都给国家政治、经济发展造成不少损伤,文化大革命是损伤最大的一次。即使是改革开放的决议,也曾在1989年后受挫,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才再次开启。如今,将过去的曲折、错误一律以“折腾”称之,表明中国不再做与经济发展无关的、内耗的路线辩论或政治斗争,“不折腾”的确有现实针对性,而且微妙贴切。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是好了,对于希望了解中国想法的国际媒体来说,“不折腾”三个字如何翻译呢?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网络上,读者主动搜集了五花八门的各种译法,像“翻来倒去”(don“t flip flop),”别走岔路“(don”t get sidetracked),“别反复”(don“t sway back and forth)、不踌躇(no dithering),还有翻译成”没有重大变化“(no major changes)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闲聊时与英语媒体的同行说到上述译法,觉得都不够精彩,没有把“折腾”里头还带着的“混乱”、“自我消耗”涵义体现出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趣的是,在12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当有记者问到与“不折腾”有关的问题时,现场翻译干脆根据汉语拼音念出“bu zheteng”,让这三字用语再引来一轮现场笑声。事后,中国媒体在报道中赞扬一番,说“bu zheteng”或许将成为英语当中的专属名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个字的法译折腾了半天,折腾出了一个“bu zheteng”。现代中国人为英语增加词汇,之前有先例。像宇航员,美国的叫“astronaut”,苏联的叫“cosmonaut”,2003年以后航天词库中又新增了“taikonaut”(源自“太空”的汉语拼音taikong),指中国的宇航员。一个国家国力增长,或受关注的程度增加,就有机会为外语词库做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章说,然而,针对“bu zheteng”,代表官方的权威解释依然缺席,似乎是预留了模糊空间让各家解读。网络上,有文章大赞“不折腾”表现了中共的智慧,但也有不买账的网民反驳,有人说:“老百姓只想平平安安地过日子,从来都不想出什么劳什子”。(韩咏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相关链接
    ·发改委公布4万亿投资构成及中央投资项目最
    ·中组部:今年选聘大学生“村官”两万名
    ·中宣部公布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杨洁篪谈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
    ·李克强:不失时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目前过半乡镇已完成和正在进行机构改革
    ·吴邦国与意大利参议长举行会谈并签定期交流
    ·财政部发改委发文为节能空调设最高限价
    ·就媒体报道美军有关人士涉华言论,外交部发
    ·中国四万亿投资进展迅速 中央投资已完成44%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