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社西安12月31日电(记者冯国)汉长安城举世闻名,其后十六国至北朝时期的长安城如何呢?考古学家31日为人们首次揭示出了北朝时期长安城一座宫门遗址的完整形制,对研究这一时期长安城的宫城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随着汉长安城遗址近年来考古调查勘探的不断进展,考古学家在汉长安城遗址的东北部发现两个小城遗址,初步认定是十六国至北朝时期(4至7世纪初)长安城的宫城――东宫与西宫的旧址。 tujian.org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刘振东说,为了进一步探明宫城的始建年代和沿用状况,2008年11月至12月工作队对两宫隔墙上的一座宫门遗址进行了发掘,结果揭示出东西向的宫门只有一个门道,南北宽4.5米左右,东西进深13.2米,门道南北二壁包砖并各有12个壁柱槽,其中北壁残存4个壁柱和部分包砖,同时出土大量北朝时期建筑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宫门遗址东边剖析道路的发掘中,还清理出4层古代路面,其中3层路存在明显的车辙遗迹。它们上下叠压,残砖碎瓦的厚度形象地再现了数百年历史的年轮。 tujian.org 刘振东说:“这次发掘首次完整地揭示出了北朝时期长安城宫门的规模和建筑形式,为研究十六国至北朝时期的建筑技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同时,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这次发掘也对研究在这里建都的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甚至隋初的历史与社会等,均具有重要价值。”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