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立,同样,一旦政府缺乏诚信、丧失公信力,就会变成“说话没人听,做事没人跟,群众拿刀砍”(云南孟连事件中云南省一位领导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捂盖子:“保位”官员事到临头的“救命稻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瞒”,这一过去多发于安全事故多发领域的治理“恶疾”,时下正成为许多官员处理公共事件的施政“要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造成35人丧生的河北李家洼煤矿井下非法采矿炸药爆炸事故中,李家洼煤矿长期无证非法生产,且事故发生后私自销毁尸体和事故现场,矿主和县乡政府有关干部串通瞒报事故长达2个月之久,目前已有25名党政干部被处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三鹿奶粉事件中,三鹿集团和石家庄政府有关领导受到责任追究,是因为他们分别长达8个月和38天“没有报告”,“违反了有关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前不久湖南省委决定免去滕万翠湖南湘西自治州委常委、委员职务。滕万翠在向有关调查组说明湘西吉首部分企业非法集资问题时,有严重的故意瞒报行为。 tujian.org 对上千方百计瞒报,对公众质询“打太极”,对媒体许以好处“戴口罩”。在京城许多厉行舆论监督的媒体驻地,长期活跃着两种人:一是民间上访的,二是地方政府“公关”的。这种捂盖子行为是一些地方政府诚信缺失的极端表现。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管窥官员日常办事之“门道” tujian.org “政府讲话不算数”、“政府欠债不还”、“招商时千好万好,落户后雁过拔毛”,这是人们经常听到的抱怨。除了一些公共事件发生后的瞒报、推诿责任等不诚信行为,对政府公信力的漠视,更经常、大量地体现在一些政府官员的“日常行为”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招商乱开“支票”,信口承诺。一些领导或招商部门为吸引投资者,对土地、税收、水电费等给予优惠,实际上这种优惠条件往往与政策、法律相悖,难以兑现,在投资者眼里变成了政府说话不算数。 tujian.org ——政务不透明,办事“看人下菜碟”。一些政府职能部门虽然也搞办事程序公示,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正常渠道办事仍然此路不通,各种“潜规则”盛行,办不成事“天公地道”,办成事则是部门或个人的“恩赐”,政府的公信力被私人“交情”异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官不理旧政,“开来不继往”。有的官员新到任,喜欢独辟蹊径,另行一套,以示思路创新,启后不承先,对于遗留问题采取回避态度,导致中心工作随领导职务或注意力改变而改变的现象,失信于社会。 tujian.org ——“运动式”执法,动辄“一刀切”。2008年“十一”前,广西北海市珠海老街的商户欢欢喜喜装点门面,想趁黄金周做一把生意,但客人未到“厄运”先到:辖区消防大队下发一纸禁令:经营场所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责令停业整改。据了解,此番禁令是按上级指示采取的统一行动。一些经营者质疑:100多年前建成的老街,根本不可能满足现在对建筑物的消防要求,能否从实际出发,允许各经营户配备室内灭火装备来防范?这种“一刀切”管理,表面看来有声势,实际是政府不依法管理、缺乏诚信的表现。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