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村民祖传“捕鼠弓” 一次捕鼠800斤(组图)
2009-05-19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梁叔的捕鼠工具简单方便,十分精巧,捕鼠十拿九稳。曹景荣、陈安、乔军伟、刘雷摄

tujian.org

tujian.org

昨天,梁叔带上他的老鼠弓去佛山捕鼠。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千百年来,为对付鼠患,人们发明了老鼠胶、老鼠药、电鼠器等工具,但往往难敌老鼠的狡猾,而芳村龙溪村村民梁叔的一件家传捕鼠工具,让捕鼠变得十分简单有效。据介绍,这项绝技传了数代人,至今已有近200年历史。其状如弓箭,快如机枪,田鼠跑过,瞬间毙命,下200捕鼠弓,一次捕鼠多达800多斤。昨日,记者跟随梁叔下田捕鼠,见证了这一简易工具的神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竹条麻绳手工制作捕鼠弓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梁叔今年已经63岁,然而动作敏捷,是村里公认的捕鼠大王,一次捕鼠,收获少则300斤多则800多斤。如此有效,源于一种捕鼠武器。天气好的时候,梁叔就会在龙溪村口制作捕鼠工具。仔细一看,这件工具的材料主要是乡村最常见的竹条和麻绳,外形像一把弓,使用简单。“这一工具对田鼠有着致命的杀伤力。”梁叔介绍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是家传的制作方法,从太公就开始流传了。”梁叔说,这个工具有两处关键的部位,“竹丝”好比橡皮筋,而“米”则扣在其中一个缺口处,好比一个加速器。最为传统的是,两处麻绳原来是用最廉价的尼龙绳,人工在小腿上拧搓出来的,“这样才最吻合整个工具的关键部位,买都买不到合适的。”制作工具也只有两把削竹条的刀,“我一天可以做50个这样的老鼠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何使用?他即场演示:田鼠经过,身体碰到“长丝”,整个工具就像一把自动弹弓一样,老鼠经过,立刻发射,把老鼠的脖子或上身夹住截断,瞬间毙命。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捕鼠40多年窍门只有两个

tujian.org

农民种田,最头疼的就是田鼠太多,影响产量。每逢秋冬,梁叔便带着工具前往湖南、湛江、高明、四会、肇庆等地为当地农民捕田鼠除害。他说,因为老鼠狡猾,很多人都想尽办法灭鼠,放药、放金属老鼠夹、老鼠胶或者用电,但命中率不高。他解释说,金属老鼠夹主要原理是夹住老鼠的后肢,老鼠还有前肢啊,可以挣扎爬走,下老鼠药和用电,对人不安全。 tujian.org

梁叔出自捕鼠世家,从十二三岁开始,他就跟着父亲学习捕鼠、制作工具,至今已有40多年经验。在他看来,捕鼠不用多想,窍门只有两个。“蛇有蛇路,鼠有鼠路,老鼠走路会按照一定的线路从洞里出来,不需要任何诱饵,看准鼠路就行;其二就是在鼠路埋伏这一祖传的工具,捕鼠多年,从未失手。”捕到鼠之后他立即放进筒里用盐作无毒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过去捕鼠为民除害也为生计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入秋正是捕鼠的旺季。”在昨日的捕鼠行动中,梁叔在田里走了一遍又一遍,寻找鼠路。然后才开始下“老鼠弓”,按照一定的间隔像插秧一样依次插在田间,然后就静静地在一旁守候。他说,一般在下午3时开始行动,逐渐天黑的时候就会见到收获了。果然,经过耐心等待,在傍晚5时30分时,记者在一处老鼠弓处见到了一只出来“散步”的田鼠被当场毙命,而梁叔只管收获“战利品”即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说起为何捕鼠,梁叔感叹,在过去,农民种田被鼠患所困,平时收入很少。捕鼠,可以除害,提高产量。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过去,梁叔步行帮人捕鼠,随后换骑自行车,现在则是开车去捕鼠。如今生活好了,他还是舍不下“捕鼠瘾”,一有时间就到珠三角地区帮别人除鼠去。“过去,别人没有什么答谢的,会把自家最好的菜送给我,自己也就很满足了。”梁叔说。现在,只要他拿着家传工具出现在田间捕鼠,农田主人都表示欢迎,有的地方还邀请他上门除害。 tujian.org

“就像钓鱼一样,捕鼠还需要耐心。”在记者参与的捕鼠行动中,尽管工具了得,但等待田鼠出洞上钩也需要一定的耐心。如今,梁叔已把技术传授给儿子,有村民建议他申请专利,他只是一笑置之。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梁叔独门捕鼠器揭秘: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长约70厘米的竹条,称为“乸”;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条次长的竹条,称为“横担”;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条竹弓;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个1厘米长短的竹机关,称为“米”;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条约10厘米长的细竹条,称为“长丝”;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两条竹条组成的“筷子”;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麻绳,用来连接竹弓、“米”和整个工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发改委公布4万亿投资构成及中央投资项目最
    ·中组部:今年选聘大学生“村官”两万名
    ·中宣部公布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杨洁篪谈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
    ·李克强:不失时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目前过半乡镇已完成和正在进行机构改革
    ·吴邦国与意大利参议长举行会谈并签定期交流
    ·财政部发改委发文为节能空调设最高限价
    ·就媒体报道美军有关人士涉华言论,外交部发
    ·中国四万亿投资进展迅速 中央投资已完成44%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