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改革开放初期 最具影响力的深圳十件大事(组图)
2009-05-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蛇口炸响“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年中国“知名度最高,对国人最有影响的口号”。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创下三天一层楼“深圳速度”的深圳国贸大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第一批打工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创建中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蛇口炸响“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1979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沉默年代的那一声爆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号声,是“杀出一条血路”的呐喊。僵化的思想被它震出一个缺口,新的体制从这里破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被誉为“知名度最高,对国人最有影响的口号”(1982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句最具特色的“深圳方言”,既是常识,更是真理。它从谈钱色变的偏见与困局中脱颖而出,理直气壮地高扬起效率与价值的大旗,让一个民族迈向市场经济的脚步势不可挡。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3.“三天一层楼”,国贸大厦成为20世纪80年代深圳城市标志,“深圳速度”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奇迹被载入史册(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天一层楼”,不仅增长了深圳高度,更成就了“深圳速度”。而“深圳速度”冲击的是运行缓慢、死气沉沉的体制机制,唤起的是国人对现代化建设的澎湃激情和生生不息的创造活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4.率先放开一切生活必需品价格,第一个取消各类票证,终结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近40年的票证制度(1982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放开消费品价格、取消票证,满足民众生活的选择权。这是买卖的自由、生存的解放、民众的盛宴。它标志着深圳坚定地选择了市场经济方向,成为全国打破僵化的计划价格管理体制的示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5.新中国股票的前身——第一张股金证发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198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纸股票激起千层巨浪。深圳用“坚决地试”,证明了只有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才能保持社会主义的旺盛生命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6.率先放开土地市场,土地拍卖“第一槌”引发新中国土地使用制度的“第一场革命”(1987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站在改革热土上的深圳人,敲响了拍卖土地的“第一槌”。这一“槌”,推动了共和国宪法的修改;这一“槌”,实现了新中国土地制度的历史性转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7.“炒鱿鱼”、打破“铁饭碗”,深圳率先突破固定用工的传统体制,实行“双向选择”,确立了劳动合同制和配套制度(198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骤然间,坚冰打破,没有了“铁饭碗”,就业实行“双向选择”;没有了“大锅饭”,分配讲求效率优先。再回首,人们发现,竞争机制才是社会进步的“金饭碗”。 tujian.org

8.“三来一补”企业走出中国第一代“打工妹”,深圳成为最早聚集外来建设者的城市(197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们为摆脱贫困而来、为实现梦想而来,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无名英雄,是中国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9.创立内地第一个义工团体,“义工”成为深圳家喻户晓的名字。“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成为深圳最温暖的口号(1989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自勉,到“我不认识你、我要谢谢你”的感恩,爱的点点滴滴在这个城市已汇成大爱的暖流。这股暖流,不仅温暖着深圳自身,更温暖着无数国人的心灵。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0.邓小平视察深圳发表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正确方向,给中国带来了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春天。深圳特区报为此发表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反响(199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秉持深圳人的敢闯精神,担当传媒人的时代重任,及时地向国内外传播了邓小平振聋发聩的声音,鼓舞了全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东方风来满眼春”,春潮浩荡起鹏城。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ile/2008122975940.jpg' border=0>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蛇口炸响“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年中国“知名度最高,对国人最有影响的口号”。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创下三天一层楼“深圳速度”的深圳国贸大厦。 tujian.org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第一批打工妹。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创建中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蛇口炸响“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197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沉默年代的那一声爆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号声,是“杀出一条血路”的呐喊。僵化的思想被它震出一个缺口,新的体制从这里破土。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被誉为“知名度最高,对国人最有影响的口号”(1982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句最具特色的“深圳方言”,既是常识,更是真理。它从谈钱色变的偏见与困局中脱颖而出,理直气壮地高扬起效率与价值的大旗,让一个民族迈向市场经济的脚步势不可挡。 tujian.org

3.“三天一层楼”,国贸大厦成为20世纪80年代深圳城市标志,“深圳速度”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奇迹被载入史册(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天一层楼”,不仅增长了深圳高度,更成就了“深圳速度”。而“深圳速度”冲击的是运行缓慢、死气沉沉的体制机制,唤起的是国人对现代化建设的澎湃激情和生生不息的创造活力。

tujian.org

4.率先放开一切生活必需品价格,第一个取消各类票证,终结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近40年的票证制度(1982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放开消费品价格、取消票证,满足民众生活的选择权。这是买卖的自由、生存的解放、民众的盛宴。它标志着深圳坚定地选择了市场经济方向,成为全国打破僵化的计划价格管理体制的示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5.新中国股票的前身——第一张股金证发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1983年) tujian.org

一纸股票激起千层巨浪。深圳用“坚决地试”,证明了只有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才能保持社会主义的旺盛生命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6.率先放开土地市场,土地拍卖“第一槌”引发新中国土地使用制度的“第一场革命”(1987年)

tujian.org

站在改革热土上的深圳人,敲响了拍卖土地的“第一槌”。这一“槌”,推动了共和国宪法的修改;这一“槌”,实现了新中国土地制度的历史性转折。 tujian.org

7.“炒鱿鱼”、打破“铁饭碗”,深圳率先突破固定用工的传统体制,实行“双向选择”,确立了劳动合同制和配套制度(1981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骤然间,坚冰打破,没有了“铁饭碗”,就业实行“双向选择”;没有了“大锅饭”,分配讲求效率优先。再回首,人们发现,竞争机制才是社会进步的“金饭碗”。 tujian.org

8.“三来一补”企业走出中国第一代“打工妹”,深圳成为最早聚集外来建设者的城市(197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们为摆脱贫困而来、为实现梦想而来,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无名英雄,是中国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9.创立内地第一个义工团体,“义工”成为深圳家喻户晓的名字。“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成为深圳最温暖的口号(1989年) tujian.org

从“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自勉,到“我不认识你、我要谢谢你”的感恩,爱的点点滴滴在这个城市已汇成大爱的暖流。这股暖流,不仅温暖着深圳自身,更温暖着无数国人的心灵。 tujian.org

10.邓小平视察深圳发表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正确方向,给中国带来了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春天。深圳特区报为此发表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反响(1992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秉持深圳人的敢闯精神,担当传媒人的时代重任,及时地向国内外传播了邓小平振聋发聩

     相关链接
    ·发改委公布4万亿投资构成及中央投资项目最
    ·中组部:今年选聘大学生“村官”两万名
    ·中宣部公布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杨洁篪谈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
    ·李克强:不失时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目前过半乡镇已完成和正在进行机构改革
    ·吴邦国与意大利参议长举行会谈并签定期交流
    ·财政部发改委发文为节能空调设最高限价
    ·就媒体报道美军有关人士涉华言论,外交部发
    ·中国四万亿投资进展迅速 中央投资已完成44%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