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兰州市定西南路的李建民,透过自家的窗户,就可以望见1公里外国电兰州热电公司高耸的几座烟炉。但从12月17日下午开始,他发现其中一座不冒“烟”了。 tujian.org 也就是从这天开始,李建民家的暖气开始一点点凉下去。他使用了总共5000多瓦的3个电热器取暖,但因为用电负荷过大,保险不断出现跳闸。虽然如此,室内温度也只能勉强达到10摄氏度左右。持续的寒冷,使家中出现了两位感冒病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12月17日开始,李建民就不断拨打供热公司、当地媒体和市长热线电话,希望有关部门能就停暖问题向市民解释,也希望有关部门能赔偿因停暖而造成的损失,或者至少退赔部分暖气费,但他称没有得到过任何满意答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李建民所遇到的,也是12月17日~24日期间近20万兰州居民所遇到的“典型生活”。12月17日到24日,该市平均气温在零下5摄氏度左右,夜间最低气温达到零下11摄氏度。但在这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暖气突然停了,近20万居民就这样在毫无应急措施的情况下忍受寒冬。而如此大面积的停暖,在兰州历史上极其罕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负责这20多万居民冬季取暖的是国电兰州热电公司,供热面积540万平方米。但有关停暖原因,却涉及两家公司:国电兰州热电公司和兰州市热力总公司,而两家公司对停暖却各有说辞,从而使这一事件扑朔迷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电兰州热电公司称,17日中午,他们接到兰州热力总公司口头通知称,供热管道温度测点出现泄漏,需要降低供热流量和温度以配合检修。降压中,热电公司的值班人员发现,热网抽气管道及加热器出现异常。为保证设备安全,便紧急停运3号热网泵,并发出了停止供暖72小时的通知。21日,供暖开始恢复,许多居民家中的暖气还没有热起来,国电兰州热电公司又称2号炉变压器漏油,只能紧急停炉抢修。 tujian.org 就连续长时间停暖的原因,国电兰州热电公司在当地媒体上解释说:今年热价调整后,兰州热力总公司始终未与国电兰州热电公司签订热力合同,不核算热量,不支付应付的供热款,致使热电公司被拖欠电煤款4000万,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无力购买适合燃煤,被迫大量使用现库存的低质电煤,由于熔点低、粘结性强,导致1号锅炉结焦严重,不得不停炉紧急抢修。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针对国电兰州热电公司的解释,兰州热力总公司称:此前,为弥补国电兰州热电公司建设之初对城市环境造成的污染,热电公司需每年给兰州热力总公司550万元作为“以电补热”的政策补偿。今年省物价下发的热价文件中,将这一补偿取消,同时,将热源价从以前的15.99元/百万千焦,涨至25.3元/百万千焦,涨幅高达58%.一面取消补贴,一面提高价格,热力总公司认为自己负担过大,多次向热电公司表示对此不能接受。同时,热力总公司还表示不能如期签订合同支付供热款的另一原因是,今年兰州热价调整后,用户采暖费收缴难度加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至今,普通老百姓依然无法准确知道究竟是哪座锅炉出现了故障,也闹不清到底责任在二者之中的哪一个。但可以肯定的是,兰州热力总公司和国电兰州热电公司之间的“经济纠纷”,正是这次停暖“寒流”的重要原因。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两家公司为钱‘较劲’,20万居民却为此受冻,在此期间,有关部门没有出面紧急调解,没有拿出应急措施,最终也没有一个公正的调查处理意见,甚至连一个确保今后不再停暖的承诺也没有,实在令人费解。”李建民愤怒地说。 tujian.org 有关专家认为,在许多地方发生的“停暖催费”,过去只发生在一两个单元或小区,但兰州今年却出现了大面积、长时间的停暖事件,这表明供热矛盾正有升级的可能。为此,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供热立法工作,明确供热双方的权利义务,对恶意欠费者和恶意停暖者都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