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社海拉尔12月26日电(记者王经国 陈君 张汨汨)桦树烫画、木雕、蛋刻、摄影、绘画……越来越多由官兵自己制作的艺术作品出现在北疆边防部队的军营中。浓郁的文化氛围使得边防军营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内蒙古军区某边防巡逻艇大队的艇队戍边情史馆中记者看到,油彩画、素描、风景照、蛋刻等各类由官兵创作的艺术品布满了整个馆。“这还只是一部分,许多作品由于放不下只能摆放在库房里。”艇队政委张建林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边防连队点多线长,地处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生活环境很艰苦。“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更需关注官兵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感。而丰富的军营文化生活无疑会增进了官兵间的了解和沟通。”任艇队政委5年来,张建林一直致力于改善军营文化环境,不断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年来,上级机关为每个连队都配备了大屏幕背投彩电、多功能健身房、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等器材。艇队还先后组建了水兵文艺演出队、威风锣鼓队、电声乐队、军乐队、篮球队、舞蹈队等六支文艺队伍和口琴队、腰鼓队、笛子队、竖笛队、快板队、葫芦丝队、硬气功、拳术表演七个特色表演队。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刚到艇队时,连队办的晚会既单调水平又低,战士们都不乐意看。” 张建林为此苦恼了许久。“现在我们基本实现了每个连队有一个特色,每个连队有一支文艺队伍。组织一台能拿得出手的晚会对于一个连队来说并不费劲。就连新兵都会积极要求上台展示自己的表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了给官兵们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艇队还组织了电脑培训班、绘画班等才艺班。“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活动,大家相互学习,既交流了感情,又学了一门技艺。”艇队政治部士官张义华说。由于在家里有一些美术功底,他就一直钻研烫画和蛋刻的技艺,如今他的创作水平不断提高和娴熟,当兵5年来,先后创作了百余部不同题材的蛋刻和烫画作品。在他的带动下,艇队有10多个人都在学习这两项技艺。今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他还专门创作了一个体现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抗震救灾的蛋刻作品。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现在,我们艇队还有自己的报纸。”张义华告诉记者。2006年,艇队办起了每月一期的《北疆水兵报》。办报开始让张建林等艇队领导头疼。官兵们不会写,没人敢投稿,只能硬往下派任务。结果稿件质量不高。“于是我们先培训连队指导员和一些骨干,送他们参加军队媒体的函授班,从写小豆腐块开始、通过搞评比竞赛等行动,一点点带动大家。”现在大家的写作水平大大提高,投稿积极性也特别强,“我们的编辑常常要为排哪一篇稿而头疼。”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官兵们平时训练执勤本身就比较紧张。通过开展文化活动,让官兵们一张一弛,有效地缓解了官兵孤独寂寞的心情。”呼伦贝尔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王永华说,“我们在积极改善边防官兵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和执勤手段的同时,不断发挥官兵的自身特长,提高军营文化生活质量,为边防官兵枯燥、单调的环境点缀出多彩的生活情调。” tujian.org 现在,军分区各个边防团都根据驻地环境特点,普遍开展了特色军营文化,如草原文化、森林文化、水兵文化、口岸文化。 tujian.org 2007年呼伦贝尔军分区利用军队网络创办了网络文学期刊《北疆杜鹃》,这在军分区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备受官兵欢迎。“他们将在巡逻时、生活中,发现的一些有意思的东西,用手中的笔写下来,将多年对边防军营生活的感情记下来,利用这个平台抒发情感。”王永华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随着边防军营文化的不断发展,文化能人在军营不断涌现。边防某团士官管佳佳今年创作的小品参加了全军汇演,边防某团士官陆胜旗既能填词又能谱曲,他创作的《戍边恋歌》等一些歌曲深受官兵喜爱,还得到军旅演唱家的肯定。 tujian.org 国防大学政工教研室副主任公方彬说:丰富的军营文化能够陶冶官兵情操,丰富官兵精神生活。当今时代是个愈来愈重视精神生活的时代,毫无疑问,这种方式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满足官兵精神需求的方式和重要途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