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社上海十二月二十四日电 题:首个“农民协会”牵手沪上农民海内外闯市场 tujian.org 作者 万军 范仲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农民的“头儿”应该是什么样子?农民的组织难道都是些“泥巴腿子”?提起农民,可能很多人的脑海里会立刻闪现出一些满脸风霜的墩厚汉子的形象。然而今天出现在记者眼前,却是一些掌握最新农业知识,操着流利专业词汇的申城新型专业农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天,上海首个专业农民协会在沪郊金山区宣告成立,四百九十名新型专业农民成为首批会员。据介绍,协会将在市场信息、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价格及交易条件、农产品标准、新技术应用等方面,为会员提供服务,引导农民走向市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地还是那块地,有了科技指导,咱农民也种出了专家田!”此间有关专家表示,申城出现的第一个农民协会,将带领沪上“老农”们勇闯海内外市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记者了解,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培育农村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完善社会自治功能” .正是这一政策背景,催生了上海首个专业农民协会的成立。金山区是上海郊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和养殖业基地,为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从今年开始,金山区计划用三年时间,培育扶持一千名新型专业农民,一百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十家农产品加工、营销和农业旅游开发龙头企业,培育打造五个知名农业品牌。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介绍,今年以来,金山区通过邀请农业专家和农民“土专家”开设讲座,传授专业知识,提高新型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水平,共培训农民八千多人,有六十二人参加了上海市“创业农民”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首批入会的四百九十名会员已进入金山区新型专业农民数据库,并将获得免费培训、科技入户跟踪服务、农资农机优先申购、优先给予规模经营权、贷款贴息方面的实惠。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海市农委副主任严胜雄在此间表示,成立专业农民协会有助于提高上海农业的市场化、科技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促进以生态、高效、安全为特征的上海现代农业的发展,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连接;同时通过协会无缝对接中国政府的系列扶农、惠农政策,让农民不打折扣地得到实惠。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