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社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雷敏)“我这一辈子有两个‘第一次’终生难忘:一次是1980年首次代表中国参加关贸总协定举办的发展中国家主管国际贸易高级官员讲习班;另一次是1984年作为代表之一首次到日内瓦为中国申请复关做准备。”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对外开放30周年回顾展展厅内,老外贸人刘显明心潮澎湃。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商务部、中央外宣办、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图社共同主办的“中国对外开放30周年回顾展”自18日开幕以来,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展览以“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回顾和成就展现”为主题,设置了“开放历程 伟大辉煌”“行业开放 推动创新”“地方开放 促进发展”“领域开放 实现跨越”和“面向世界 互利共赢”5个展厅,共展出图片图表2000多张,文物、实物1300多件,运用现代声、光、电技术,集中展示了我国外交、经贸、工业、交通、科技、文化等各行业、各地区、各领域对外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是一个展现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成就的很好的方式,非常系统、全面和直观。”虽然已经75岁高龄,刘显明依然步履矫健、兴致勃勃地看完所有展厅。他曾作为中国驻联合国代表长期驻外,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后早期复关谈判的艰辛历程。“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刘显明说。当年他之所以被选中参加讲习班,是因为那时候接触过关贸总协定的人寥寥无几,而他因为有在联合国工作的经历,对这个新鲜事物有初步的了解。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是带着到底是‘我们向关贸总协定靠拢,还是让关贸总协定向我们靠拢’的疑问去的。”刘显明笑着说,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后,人们的思想一时还不能完全跳出闭关锁国的老框框,思想的大门才刚刚打开。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说起当时的情景,刘显明记忆犹新。“改革开放前,大家都认为关贸总协定是‘富人俱乐部’,认为这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针锋相对、水火不容,接触它就等于向资本主义投降。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在理论上为大家廓清了思路,我们觉得茅塞顿开。” tujian.org “这是当年和我一起参加复关谈判的老部长、老司长。”站在一幅幅新闻图片前,刘显明遥想过去。“他们真是不容易,谈判经常是一谈一整天,艰苦的努力为我国外贸发展换回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一张题为“中国常驻日内瓦联合国机构及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大使钱嘉东向关贸总协定总干事阿瑟·邓克尔递交的中国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的照会”的图片前,刘显明反复摩挲,驻足良久。“我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他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看到题为“2001年11月10日多哈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主席卡塔尔贸易部长卡迈勒宣布中国加入WTO决议的一瞬间”的图片时,刘显明不禁感慨:“都说中国走了15年漫漫复关、入世路,中国取得今天的对外开放成就不容易啊。”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