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社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谭浩)中国残联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过程中,以“全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服务体系建设,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残疾人事业加速发展”为学习实践活动载体,提出抓住重点,联系实际,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总体要求,把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要的问题作为工作标准贯彻学习实践活动始终,边学边改边创边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国残联党组在学习培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已经组建了6个专题调研组,分别由党组成员带队深入到代表性较强或残疾人工作开展困难较大的9个省(区)进行调研,深入到28个市(地),对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残疾人工作、社会保障、康复医疗和教育就业等状况进行了全面调研,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残疾人事业,以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建立残疾人事业发展长效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工作目标。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国残联有关负责人表示,要落实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医疗救助、康复救助、教育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重点推进困难残疾人专项生活救助措施,确保贫困残疾人、低收入和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的基本生活;要落实和完善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的扶助政策措施,大幅度提高城乡残疾人参加医疗、养老等社保的比例;要建立并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做好智力残疾、精神残疾、重度肢体残疾和残疾老人、残疾儿童的福利服务。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残联积极推动灾区大型康复机构项目建设,先后配合有关部门建设多家康复中心。中国残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还要落实残疾人康复保障和救助政策,加快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要普及、巩固残疾儿童9年义务教育,逐步解决重度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孤独症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要落实《残疾人就业条例》,完善税费减免、专产专营等残疾人就业保护制度,落实公益岗位开发、社会保险补贴等残疾人就业措施,进一步扩大就业规模;要推广“阳光之家”“温馨家园”经验,加快推进智力、精神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着力解决残疾人困难群体的民生问题。中国残联针对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家庭负担重,城镇就业年龄段无业残疾人“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在本系统内率先推动工作基础强、当地经济社会条件好的地方残联组织,采取得力措施尽快取得实效,并从实践中完善思路,总结经验、科学指导、宣传推广。例如,北京市完成了150个示范残疾人温馨家园的建设,惠及4.5万名残疾人;建立了北京市城镇劳动年龄内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实现残疾人群体医疗保险全覆盖,使2.9万多名享受城市低保、生活困难补助的残疾人和享受生活补助的重残无业人员免费享受了参保待遇,9000多名其他无业残疾人也陆续参加了大病医疗保险,为城镇无业残疾人解决了大病医疗困难问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