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超过了预期,后30年中国发展得在危机中起步。”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部教授汪玉凯提醒,“在危机中起步,一定要看清形势。”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过去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抓住了经济全球化和廉价劳动力的红利。但近年来廉价劳动力的供给遭遇瓶颈难以为继,而这次金融危机亦表明全球化红利开始递减。因此,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创新能力,才能在下一个30年重构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活力。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高速增长到从容增长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改革开放30年,令全世界为之惊叹的是“中国速度”创造的“中国奇迹。”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24.66万亿元,这个数字是1978年的67倍;人均GDP则由381元升为18665元,是1978年的49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以上。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可以列举的数字还有:全球有超过1/3的家电产品在中国制造,中国生产了全球彩电中的50%、手机的50%、空调的70%、微波炉接近100%.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这些令人骄傲的数字并不能掩盖“世界工厂”荣光背后的尴尬:自主创新能力弱、被固化在国际产业链低端环节的问题一直如影随形。2007年,珠三角上千家鞋企在加工贸易的转型阵痛中宣告关闭。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制鞋企业如果不实现产业升级,未来的危机将更为致命。”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鞋类分会秘书长王颖说。事实上,这一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造成最大冲击的,正是低附加值的出口企业。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经济学家吴敬琏表示,要将应对金融危机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转型是渐进式的,从传统制造业到先进制造业中间,有很多台阶,不可能一步登天。最重要的是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包括前端的研发、设计,后端的品牌、营销、售后服务。”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台湾明基公司董事长李鲲耀则以自身经历提醒中国的企业家:“我年轻时总觉得自己可以赢日本人,因为我们速度快、他们决策慢,现在发现,日本人不是不愿意快,而是他们觉得,太快也可能犯错,犯错之后要付出重新修正的高额代价。”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而从容地增长也许将成为下一个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追求。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外向到内向 tujian.org 中国完成了30年的原始积累之后,现在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选择什么样的转型路径,不仅决定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全球经济的走向。一个基本达成共识的看法是,金融危机推动了中国由进出口贸易引导的外向型经济转变为以拉动内需为主的内向型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确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是在当时特定的国情和国际背景下做出的选择。当时,企业普遍把海外市场作为追求目标,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导向就在于此,高昂的出口退税率诱使企业愿意出口海外;另一方面,海外市场广阔,出口产品利润往往高于国内。 tujian.org 随着海外出口商数量越来越多,造成中国的供货商价格越来越低,利润越来越薄,最后只能依靠廉价劳动力、廉价土地、廉价资源要素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来维持薄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更为严峻的是,过于依赖出口而维持的高经济增长是极其脆弱的。一味吊在外向型的战车上,这种模式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过去30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廉价劳动力。在未来,13亿人更高水平的小康带来的更加巨大的消费市场,无疑将成为中国影响世界的主要方式,而这将会比前者形成更大的冲击力。 tujian.org 从关注效率到关注责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们中国经济也面临极其复杂的情况,什么是我们中国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我认为是保证就业。”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这样表示。 tujian.org 事实上,金融危机是短期的,企业的发展是长期的,劳资关系、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同样是必须长期关注的问题。在应对危机中,企业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不可缺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人将2008年称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元年。年初的雪灾和5·12汶川大地震,给中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个企业在争相伸出援手背后的责任光芒。 tujian.org 但企业社会责任肯定不仅是简单的捐助乃至救灾行为。它与慈善有很大的不同,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应该是长期的,作为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部分,成为一种有延续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行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是理解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就的两大脉络,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恰恰融合进这两大因素。改革开放30年,中国涌现了一大批引领产业进步的企业。可以预见,那些率先注重科技创新,落实节能减排,平衡劳工利益的资源节约型企业与环境友好型企业,将充当中国履行全球责任的先锋,也将以此在市场赢得先机。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