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上午,北京市委政法委召开会议,动员部署首都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会议确定用11个月时间在北京市开展一次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建立由北京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市检察院、市高级法院等19个单位组成全市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领导小组。会议明确了三项目标:一是2007年12月31日前受理的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基本执结;二是因案件未能执行引发的信访案件数量大幅度减少;三是初步建立起党委政法委组织协调、人民法院主办、有关部门联动、社会各界参与的执行工作长效机制。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池强介绍,自今年8月以来,北京市法院对执行积案进行了摸底排查准备工作,目前已经进入集中清理阶段。列入这次集中清理范围的执行积案共为10381件,涉及标的金额187亿元;其中,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案件4017件,涉及标的金额39亿元。被执行人为特殊主体的案件1072件,申请执行人为特困群体的案件1827件,因未能执行或执行不当引发重复信访的案件1118件。上述案件,到明年6月前将基本执结,涉及标的金额187亿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执行难”一直困扰着人民法院的工作,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得不到执行,形成“法律白条”,既伤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让法律权威受到损害。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了清理执行积案,不久前中央政法委发出要求,从今年11月中旬到明年6月,在全国开展集中清理法院执行积案活动。而且,此次全国范围内的活动不再是法院一家“单打独斗”。中央政法委要求,在8个月的时间,各级党委政法委、人民法院组织有关部门、单位,集中时间、集中清理,彻底清理执行积案。 北京市的“清积”活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这次活动中,北京市19个部门将建立执行协作配合机制,进一步提高清理执行积案的效率。同时还将加大媒体曝光、公告悬赏的力度,对长期隐匿、逃避执行的被执行人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切实解决“执行难”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