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记随潜艇执行导弹发射试验任务的女军官群体
2009-05-18

中图社大连12月21日电 题:“水中玫瑰”——记随潜艇执行导弹发射试验任务的女军官群体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于贵民、毛敬雄、陈万军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是一次例行的潜水逃生训练——

tujian.org

高级工程师卫爱平在教练员的帮助下穿上了潜水服。这种上下连体的特种服装,重约20公斤,穿上它,整个人像被夹板夹着一样。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卫爱平僵硬地挪到潜水池。因为身体瘦小,潜水服里有不少空气,她看上去像悬浮在水里的棉球。她熟练地挤掉空气,向教练员比划着要了两块沉重的铅块,身体开始慢慢往下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分钟后,卫爱平终于浮出水面探出头来。她卸掉潜水服,脸胀得通红,急促地喘着粗气。接下来,她的同事们将要进行相同的训练,她们依次是:刘艳超、赵国艳、邹青、姜素萍、葛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她们,都来自海军某试验区的一个导弹专业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一支随潜艇执行水下导弹发射试验任务的女军官群体。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她们,被誉为“水中玫瑰”。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激动、喜悦、紧张——第一次上潜艇的感受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激动、喜悦、紧张,是研究室主任赵国艳第一次上潜艇的感受。

tujian.org

出海的前一天晚上,她竟然有些不知所措:一会儿翻翻工作包,看看有没有落下东西;一会儿又打开笔记本,不停地重复着默写工作流程。那一夜,她几乎没有睡。听说艇上缺氧容易犯困,她还准备了一大包用来提神的辣白菜。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那次任务中,只有赵国艳一名女同志,要负责4台记录器的测试准备工作。在岸上,她按照操作要领,不知反复训练了多少遍。然而上了潜艇,她还是紧张得手心冒汗。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导弹发射进入倒计时!”紧张的“战斗”氛围,让赵国艳找回了感觉,所有操作一气呵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研究所副所长刘艳超,为保证导弹发射试验的精确性,她带领课题组,完成了多项数据测量课题,提高了试验数据采集成功率。某新型导弹试验,有一项关键数据是导弹发射的必保参数,刘艳超和课题组采用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使数据处理精度比原来提高了63%。

tujian.org

几十次随潜艇出海,刘艳超也收获了令人羡慕的荣誉:2003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5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2006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天一夜不上厕所是常事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潜艇上没有女厕所,女军人都面临如厕的难题。麻烦,逼着她们不得不采取近乎残忍的办法:早晨起床,不喝水、不喝粥;在艇上午餐时,连汤水也不碰,实在口渴难耐,就抿一小口水润润嗓子……对她们来说,连续8小时甚至一天一夜不上厕所都是常事。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潜艇空间密闭,长时间潜航,氧气比正常情况要少。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患有贫血的卫爱平,对氧气的依赖比一般人要高。她的血色素仅为正常值的一半,如果在缺氧环境中工作时间过长,就会浑身乏力、头疼。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卫爱平对付头疼唯一的办法就是吃止痛片。刚开始吃2片就管用,时间长了,身体产生了抗药性,她不得不增加剂量,最多时,竟然一次服用7片!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一段时间,因为某型潜射导弹试验需要,卫爱平连续加班,巨大的压力和高强度任务,使她的身体出现功能性紊乱,不得不手术治疗。手术后,她只休息了半天,就把一周工作计划全部列上,并写下8个字警醒自己:任务繁重,休息不得。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多年来,卫爱平亲手发射导弹20枚,随潜艇出海120余次,是我国发射导弹最多、出海次数最多的女性,并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出海晕船是许多人难以逾越的难关。不过,工程师葛萍摸索出了对付晕船的“好办法”。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2年夏天,某型导弹试验专门选择大风大浪出海。潜艇一出港,就开始剧烈地摇晃起来。没挺多久,葛萍就觉得肚子里翻江倒海,她静静地躺着,不敢动弹。直到导弹发射前,潜艇下潜到预定深度,艇体才相对平稳一些。她这才坐起来,准备采集试验数据。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那以后,葛萍每次出海都要带上背包绳,一有风浪,就将自己牢牢地绑在工作台上,旁边放一个塑料桶。潜艇摇晃,她不靠不倚,逼着自己去适应。恶心了,头一歪,对着小桶吐个痛快……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现在出海,无论什么海况,葛萍都不会有晕船反应。她乐观地把这个痛苦的磨砺过程当作幸福:“上潜艇,我收获了别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收获的财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随潜艇出海减肥效果最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常年随潜艇出海执行导弹试验任务的女军人都既为人妻,又为人母。特殊的工作岗位,注定她们的生活有些“另类”。 tujian.org

高级工程师邹青的丈夫也经常随潜艇出海,为安全起见,组织上特意不安排她上潜艇。可她三番五次找领导,终于让领导松了口。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执行一次水下发射任务时,邹青的儿子进入高考前的冲刺阶段。那段时间,夫妻俩同时随艇出海,早出晚归。为督促儿子准时起床,赶上学校的班车,邹青将家里的3个闹钟依次间隔2分钟定好闹铃,放在儿子的床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父母眼里,孩子再大也是孩子。为支持女儿上潜艇,赵国艳80多岁的父亲专门赶来帮她打理家务。每次执行重大试验任务归来,擅长书法的父亲总要挥毫写一幅字画,作为礼物送给女儿。赵国艳精心选了10幅裱好挂在家里,以此激励自己。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女人天性爱美,上潜艇的女军人也不例外。可钻进潜艇后,美丽似乎跟她们不沾边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一次,高级工程师姜素萍的女儿与妈妈开起了玩笑:“老妈,你每次出海回来,除了一身汗味就是沾满油渍的作训服,像个大老爷们。”  姜素萍假装生气,女儿又改口夸道:“妈妈素面朝天胜过用任何化妆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葛萍结婚5周年纪念日这天,丈夫心疼地说:“每当你又瘦一圈回来,我心里就不是滋味儿。”葛萍却自豪地告诉丈夫:“跟潜艇出海,减肥效果最好。”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她们大部分时间都穿作训服,不描饰、不化妆,但她们都有自己钟爱的化妆品和时装。每年,研究所都要组织一两次聚会,这时,她们才会穿上久违的时装,个个娇艳如玫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激动、喜悦、紧张,是研究室主任赵国艳第一次上潜艇的感受。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出海的前一天晚上,她竟然有些不知所措:一会儿翻翻工作包,看看有没有落下东西;一会儿又打开笔记本,不停地重复着默写工作流程。那一夜,她几乎没有睡。听说艇上缺氧容易犯困,她还准备了一大包用来提神的辣白菜。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那次任务中,只有赵国艳一名女同志,要负责4台记录器的测试准备工作。在岸上,她按照操作要领,不知反复训练了多少遍。然而上了潜艇,她还是紧张得手心冒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导弹发射进入倒计时!”紧张的“战斗”氛围,让赵国艳找回了感觉,所有操作一气呵成!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研究所副所长刘艳超,为保证导弹发射试验的精确性,她带领课题组,完成了多项数据测量课题,提高了试验数据采集成功率。某新型导弹试验,有一项关键数据是导弹发射的必保参数,刘艳超和课题组采用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使数据处理精度比原来提高了6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几十次随潜艇出海,刘艳超也收获了令人羡慕的荣誉:2003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5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2006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天一夜不上厕所是常事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潜艇上没有女厕所,女军人都面临如厕的难题。麻烦,逼着她们不得不采取近乎残忍的办法:早晨起床,不喝水、不喝粥;在艇上午餐时,连汤水也不碰,实在口渴难耐,就抿一小口水润润嗓子……对她们来说,连续8小时甚至一天一夜不上厕所都是常事。

tujian.org

潜艇空间密闭,长时间潜航,氧气比正常情况要少。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患有贫血的卫爱平,对氧气的依赖比一般人要高。她的血色素仅为正常值的一半,如果在缺氧环境中工作时间过长,就会浑身乏力、头疼。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卫爱平对付头疼唯一的办法就是吃止痛片。刚开始吃2片就管用,时间长了,身体产生了抗药性,她不得不增加剂量,最多时,竟然一次服用7片!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一段时间,因为某型潜射导弹试验需要,卫爱平连续加班,巨大的压力和高强度任务,使她的身体出现功能性紊乱,不得不手术治疗。手术后,她只休息了半天,就把一周工作计划全部列上,并写下8个字警醒自己:任务繁重,休息不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多年来,卫爱平亲手发射导弹20枚,随潜艇出海120余次,是我国发射导弹最多、出海次数最多的女性,并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出海晕船是许多人难以逾越的难关。不过,工程师葛萍摸索出了对付晕船的“好办法”。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2年夏天,某型导弹试验专门选择大风大浪出海。潜艇一出港,就开始剧烈地摇晃起来。没挺多久,葛萍就觉得肚子里翻江倒海,她静静地躺着,不敢动弹。直到导弹发射前,潜艇下潜到预定深度,艇体才相对平稳一些。她这才坐起来,准备采集试验数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那以后,葛萍每次出海都要带上背包绳,一有风浪,就将自己牢牢地绑在工作台上,旁边放一个塑料桶。潜艇摇晃,她不靠不倚,逼着自己去适应。恶心了,头一歪,对着小桶吐个痛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现在出海,无论什么海况,葛萍都不会有晕船反应。她乐观地把这个痛苦的磨砺过程当作幸福:“上潜艇,我收获了别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收获的财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随潜艇出海减肥效果最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常年随潜艇出海执行导弹试验任务的女军人都既为人妻,又为人母。特殊的工作岗位,注定她们的生活有些“另类”。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高级工程师邹青的丈夫也经常随潜艇出海,为安全起见,组织上特意不安排她上潜艇。可她三番五次找领导,终于让领导松了口。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执行一次水下发射任务时,邹青的儿子进入高考前的冲刺阶段。那段时间,夫妻俩同时随艇出海,早出晚

     相关链接
    ·发改委公布4万亿投资构成及中央投资项目最
    ·中组部:今年选聘大学生“村官”两万名
    ·中宣部公布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杨洁篪谈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
    ·李克强:不失时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目前过半乡镇已完成和正在进行机构改革
    ·吴邦国与意大利参议长举行会谈并签定期交流
    ·财政部发改委发文为节能空调设最高限价
    ·就媒体报道美军有关人士涉华言论,外交部发
    ·中国四万亿投资进展迅速 中央投资已完成44%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