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早晚时分,上“屋顶花园”读报、喝茶是杨多林的最爱。实习生 杨景慧 摄 tujian.org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青年杨多林(中)爱好旅游,这是他和朋友每人凑50元在庐山游玩时的留影,摄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资料图片 tujian.org 中图社北京12月20日电 杨多林是生于斯、长于斯的“老长沙”,也是一个拥有32年工龄的老工人。而他如今的“确切身份”,却是一个内心充满成就感的幸福市民。搭着改革开放的“公交车”,他由“不惑”而“知天命”,由对未来忐忑不安而变得越来越自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钱生钱”的祖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赚钱的路数多了,赚的钱自然就多了。”这是杨多林经常跟人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从十多年的奋斗历练中“提取”的经验之谈。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杨多林是市属国企长沙印染厂的机修工,他成功的“军功章”上,深深地打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从“单位人”到“社会人”,他有过挫折,但他一直发奋努力。因为他从“改革开放”中看到了一个“活”字,感觉比以往更有指望。他说:“企业没有竞争力,就只有死路一条,人也一样。”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人说杨多林幸运,继承了一份好“祖业”。杨多林的父亲早年从乡下到长沙城里学徒,做得一手好腊味。61年前,在老城区宝南街,他父亲花了多年积蓄,建起了一幢两层半楼房,一楼的门脸是做买卖的“黄金码头”……类似的祖业在传承中易主,杨多林实在是看得太多。由此,他对自己守住了这份占地200余平方米的“祖业”,倍感骄傲,尤其是去年3月还做了楼上楼下的翻修改造。这样,一楼的门脸变得更值钱了,二楼以上住起来也更舒适、更惬意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祖业”在杨多林手中发扬光大,主要得益于股市所得。2002年,杨多林把18万元积蓄先后换成了4只股票。期间,他本打算买一套住房,却因股票一直被套,只好作罢。不料,股票一路上涨,到去年初时,18万元变成了29万元。欢喜之间,他留下8万元继续在股市“卧底”,其余全部变现。加上这些年的积累,他共投入30多万元,改造父亲给他留下的房子。眼看手头的股票市值“缩水”成了两万元多一点,但杨多林并不在意。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原先投在股票上的18万元,最低迷时只值4万元,后来不是涨起来了?”他说,他相信国家会发展,他照样能赚钱。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劳动”靠市场估值最合算 tujian.org 14年前,杨多林停薪留职时已经40出头了。那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前夜。他说,小平南巡讲话一下子把人的念头搞活了,呆在工厂的围墙里,他感受到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时,“下海”是一件很时髦、很挣面子、也很需要勇气的事情。敢“下海”,说明一个人脑子活络,有本事,有人脉,有财路。而杨多林之所以“下海”,是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劳动价值长期被低估,这让他很不甘心、不服气。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杨多林的一个中学同学供职于湖南省外贸装饰公司,工期紧张时,常请他工作之余帮忙加工铝合金型材。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全靠手工锯,虽然辛苦,但真的很值!”杨多林说,加一个班他能挣到30元,而他那时的月工资还不到300元。想一想干10个晚上,就顶得上上一个月班,自己的心里很不平衡。他说,工人的价值只有拿到市场上去“交易”,才最合算。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停薪留职,是杨多林争取“价值回归”放响的“第一枪”。他瞄准当时长沙个体家装稀缺的空当儿,利用自己懂图纸、会机械的优势,跟一朋友搭伙“杀”进了家装业。“下海”头一年,他们就出乎意料地挣了16万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一次拿到这么多钱,首先感觉就是国家的政策真好。但政策好,还离不开个人的主动运用。”杨多林“总结”说,个人的命运是跟国家拴在一起的,头脑不活络,就会跟不上“形势”而掉队,“拖国家的后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创业的自我“磨合”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杨多林把干家装掘得的“第一桶金”,投进了通讯器材生意。他的通讯器材店就开在自家一楼,这个长期租赁给人做买卖的门脸,终于在40多年后又变成了杨家的字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那是1997年,他幸运地赶上了“装机热”、“手机热”的好年头。当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让许多像杨多林这样的“行商”变成了“坐贾”。他们可以大胆地“坐拥”自己创造的财富,用不着捂着盖着“打游击”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利润真是丰厚哟,赚得都有些不好意思说了。”杨多林说,妻子这时也从一家市属企业办了停薪留职,来帮他打理通讯器材店。他则十天半个月跑广州进货,一连做了几年红红火火的生意。到2000年,宝南街渐次形成了规模很大的通讯器材市场……这类生意的“门槛”陡然增高,需要更大的本钱,利润眼看越来越薄。他只得转行做餐饮,结果辛辛苦苦两年多,人累得瘦了一大圈,净赚所得仅能抵房租,等于白干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杨多林分析,在餐饮业上跌跟斗,与自己没有做精一个品种有很大关系。想想父亲仅靠做腊味就挣下了偌大的“祖业”,他一咬牙,把门脸又转手租了出去,一心一意来盘活自己的“存量资产”。 tujian.org 没想到的是,杨多林“赶时髦”做股民,前脚入市,后脚被套,几经周折方才翻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就跟做生意一样,不会有常胜将军的。”他说,论做买卖,还得干自己最熟悉的行当,“人啊,其实自己跟自己也有一个‘磨合’的过程”。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小老板”的幸福生活 tujian.org 从餐饮业抽身而退,杨多林应朋友之邀,投资了一家装饰设计股份公司。个人股本不大,但股东多,场面弄得煞是红火。由于是股份公司,有利润年年能够分红。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除了当“小老板”外,杨多林还帮公司出点子、做策划,每月领一份工资。钱虽不多,但加上内退工资,足够日常开销。父母3年前先后过世之后,家里就杨多林、妻子和女儿三人了。杨多林成家晚,孩子明年才大学毕业,经济负担并不重。夫妻俩所在的企业早已停产息工,但政府还管他们的退休金、保险,再加上一楼门脸的租金,杨多林更是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凭父辈创业的根基,再加上自己的勤俭,杨多林的财产性收入眼看一天天水涨船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虽然是老城区,但这里还是长沙市的核心地带。改革开放对内搞活,像给宝南街烫上了一道金边,包括我的房子在内。”杨多林说,按理,跟自住相比,把房子租给别人会更划得来,但他是一个爱热闹的人,爱结交朋友,住这里更方便。 tujian.org 杨多林的老房子的三楼有一个十来平方米的“屋顶花园”,这是他去年翻修房子时特意规划设计的,花了6000多元。方寸之地,竟建了假山、绿地和鱼池。他说,虽然身居闹市,但这里是他放松心情的好去处,天气晴好时也是朋友们喝茶聊天、看报的“会客厅”。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tujian.org 居民收入从“大锅饭”到“多元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吃着“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呈现平均主义的特点,束缚着人的积极性,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必须对旧分配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tujian.org 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恢复了贯彻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原则,提出了允许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要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首次将其他分配方式从补充的附属地位提升为并存的平等地位,并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指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基础上,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等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城镇,国有企业从放权让利的改革开始,工资总额开始与经济效益挂钩。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不断完善包括工效挂钩在内的多种工资收入形成机制,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办法改革也同步推进,年薪制、股权激励等多种分配方式开始试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具体途径和办法开始积极探索,资本、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被鼓励参与分配,职工持股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等办法被允许试行。与此同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先后进行了三次改革,工资结构和激励机制不断得到完善。 tujian.org 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带动下,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快速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改革开放的30年,成为建国以来居民收入增长形势最好、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30年。1978年到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9倍,年均实际增长7.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人民日报2008年10月15日《改革开放30年:居民收入增长形势最好 群众得实惠最多》) tujian.org 半个月跑广州进货,一连做了几年红红火火的生意。到2000年,宝南街渐次形成了规模很大的通讯器材市场……这类生意的“门槛”陡然增高,需要更大的本钱,利润眼看越来越薄。他只得转行做餐饮,结果辛辛苦苦两年多,人累得瘦了一大圈,净赚所得仅能抵房租,等于白干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杨多林分析,在餐饮业上跌跟斗,与自己没有做精一个品种有很大关系。想想父亲仅靠做腊味就挣下了偌大的“祖业”,他一咬牙,把门脸又转手租了出去,一心一意来盘活自己的“存量资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没想到的是,杨多林“赶时髦”做股民,前脚入市,后脚被套,几经周折方才翻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就跟做生意一样,不会有常胜将军的。”他说,论做买卖,还得干自己最熟悉的行当,“人啊,其实自己跟自己也有一个‘磨合’的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小老板”的幸福生活 tujian.org 从餐饮业抽身而退,杨多林应朋友之邀,投资了一家装饰设计股份公司。个人股本不大,但股东多,场面弄得煞是红火。由于是股份公司,有利润年年能够分红。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除了当“小老板”外,杨多林还帮公司出点子、做策划,每月领一份工资。钱虽不多,但加上内退工资,足够日常开销。父母3年前先后过世之后,家里就杨多林、妻子和女儿三人了。杨多林成家晚,孩子明年才大学毕业,经济负担并不重。夫妻俩所在的企业早已停产息工,但政府还管他们的退休金、保险,再加上一楼门脸的租金,杨多林更是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凭父辈创业的根基,再加上自己的勤俭,杨多林的财产性收入眼看一天天水涨船高。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虽然是老城区,但这里还是长沙市的核心地带。改革开放对内搞活,像给宝南街烫上了一道金边,包括我的房子在内。”杨多林说,按理,跟自住相比,把房子租给别人会更划得来,但他是一个爱热闹的人,爱结交朋友,住这里更方便。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杨多林的老房子的三楼有一个十来平方米的“屋顶花园”,这是他去年翻修房子时特意规划设计的,花了6000多元。方寸之地,竟建了假山、绿地和鱼池。他说,虽然身居闹市,但这里是他放松心情的好去处,天气晴好时也是朋友们喝茶聊天、看报的“会客厅”。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居民收入从“大锅饭”到“多元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吃着“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呈现平均主义的特点,束缚着人的积极性,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必须对旧分配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恢复了贯彻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原则,提出了允许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要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首次将其他分配方式从补充的附属地位提升为并存的平等地位,并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指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基础上,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等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城镇,国有企业从放权让利的改革开始,工资总额开始与经济效益挂钩。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不断完善包括工效挂钩在内的多种工资收入形成机制,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办法改革也同步推进,年薪制、股权激励等多种分配方式开始试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具体途径和办法开始积极探索,资本、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被鼓励参与分配,职工持股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等办法被允许试行。与此同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先后进行了三次改革,工资结构和激励机制不断得到完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带动下,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快速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改革开放的30年,成为建国以来居民收入增长形势最好、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30年。1978年到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9倍,年均实际增长7.2%. tujian.org (据人民日报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