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北京公交车30年变化(图)
2009-05-18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北京老百姓的眼中,公交车平凡的就像一年四季轮回的季节,就像日日升起又日日落下的日头,不可少却又感觉不到她的存在。可一转眼30年过去了,回首30年北京公交的历程,不仅让人感觉岁月的沧桑,首都天翻地覆的变迁。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70年代末的公交很老、很少,但在百姓的心中却很现代,当时只要是能烧汽油、柴油满大街跑的,都是很先进、很现代的东西,时下北京的公交车总共不到2000辆。印象最深的就是上公交车绝大是最好的“体检”方式,身体稍微差一点的绝对上不去,年老体弱的、抱小孩的更是甭想。最为邪行的是公交司机都要从车上下来帮着人们往车上挤,否则车门根本关不上。更有甚者,有时候“好心”的司机会让乘客从驾驶室爬进车厢,这也算是一种“特别照顾”了。记得那时候人们的耐性也特别的好,一趟公交车等上二十分钟或半个小时是很平常的事,有时候公交车一来劲,等上一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情。在那个年代,在北京的街头还有一景,就是经常一家三口骑着一辆自行车,前梁一个,后座上一个。那时的北京古朴而又无奈!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北京也像全国其他大城市一样以公共交通为首的公共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八九十年代北京马路上的公交车多了起来,最为壮观的则是用胶皮连着的三节的通道车,在马路上穿梭着如同一条长龙。特别是自1994年到2000年的六年时间里,北京公交的运营车总数由7819辆增加到15445辆,增加了将近一倍的车辆。车是多了,但当时随着北京人口的增加以及出行的增多,乘坐公交车难还是没有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说道公交车能让北京人引以为豪,还要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辟的公主坟至八王坟的“特1路”双层公交车,这是为了适应首都观光旅游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开辟的,坐在上层那个神气!以此同时,北京还开辟了许多“游”字头的线路,专门从城区直达郊区旅游景点,方便国内外游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99年,北京街头又出现了一景,未来改善北京空气污染,北京购置了2283辆清洁燃料车,其中300辆装用美国康明斯纯天然气发动机新车,这些新车每天行使在长安街、二环主路上上,成为北京一道亮丽而又清新的风景。到2000年末,北京的清洁燃料车总数达到5923辆,占当时北京公共汽车总数的八成多,其中纯天然气公共汽车1300辆,当时的北京成为了全世界使用天然气公交车最多的城市。

tujian.org

进入新世纪,北京街头又多了一景,在首都街头巷尾写着巴士公交字样的公交车渐渐地多了起来,这些车比其他的公交车都要好,坐着也比其他车舒适,但价钱也高啊。后来,北京许许多多老百姓才知道这是新成立的北京巴士公交公司,并且还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了市。公交也能上市,这在当时真的是一件新鲜的事情。据说通过融资,巴士公司不到5年,运营车辆由1000多辆增加到5000多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最让北京老百姓感觉到公交车便利的还是2007年的1月1日,所有的公交车一律四、二折优惠,票价一下子回到了30年前,但公交车几乎全都变成了崭新的,许许多多的车还都有了空调,最让人们惊喜的是许多公交线路开到了小区里,这样公交车真的成为了北京老百姓生活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tujian.org

     相关链接
    ·发改委公布4万亿投资构成及中央投资项目最
    ·中组部:今年选聘大学生“村官”两万名
    ·中宣部公布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杨洁篪谈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
    ·李克强:不失时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目前过半乡镇已完成和正在进行机构改革
    ·吴邦国与意大利参议长举行会谈并签定期交流
    ·财政部发改委发文为节能空调设最高限价
    ·就媒体报道美军有关人士涉华言论,外交部发
    ·中国四万亿投资进展迅速 中央投资已完成44%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