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教学案例:不做学术包工头 该如何做合格的导师
2009-05-18

南开大学范孙楼的424号房间,学生们“不用预约,来即敲门”,这是一个已有8年的传统。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房间的主人是历史学家南炳文教授,“因为同学们知道我每天都在办公室,所以喜欢随时来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当今的中国大学校园里,导师成为学术“包工头”而研究生沦为导师“打工仔”的新闻不绝于耳。为了让导师们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南开大学研究生院日前举行了一场导师教书育人主题论坛,邀请一些学生们公认的好导师“传道解惑”,台下听讲的,也都是为人师表者。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这个论坛上,南炳文告诉同事:找上门来的学生多半为学问而来。“做学问、教书,我们都得时刻想着给学生多些尊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的经验是,为人导师,还要懂点心理学。“先说他的优点,哪些地方做得扎实、哪些地方有了新意,然后再委婉地指出,你看这个地方是不是还可以商量商量……”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副院长粟智教授还记得自己与导师的第一次电话。最近,他成为92岁的化学家申泮文院士指导的第27名博士。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3年,粟智获得了一个访问学者的指标,几经周折,他硬着头皮联系了申先生,“奇迹般地得到了应允”。当电话拨通,传入粟智耳中的第一句话,就是申老说的:“粟老师你来啦,我去接您吧!”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访问学者生活结束后,粟智考取了申泮文院士的博士生。导师依然称他“粟老师”。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学生们“揭发”,申泮文院士是过了80岁才开始学习使用电脑的,还给自己的研究生布置了一些与计算机有关的化学研究课题。在教书育人主题论坛上,这位院士建议台下比自己年轻的同事:“大家无论学习什么专业,都要懂得运用计算机,学习计算机语言的精准与严密,可以把我们的思维锻炼得更加聪明,而如果只懂得用电脑打游戏、聊天,就让我们的脑子变笨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多年的教师生涯中,周立群发现了一个问题:“我的博士们毕业了,论文答谢词里除了感谢爸爸、妈妈、老师、兄弟姐妹、同学,就别无他人,他们生活和交际范围太窄了,由此我想到许多同学的学术视野也恰恰如此。”为此,他不遗余力地邀请海外学者,向校外推荐学生。 (记者 张国 通讯员 平扬 陈鑫)

tujian.org

     相关链接
    ·发改委公布4万亿投资构成及中央投资项目最
    ·中组部:今年选聘大学生“村官”两万名
    ·中宣部公布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杨洁篪谈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
    ·李克强:不失时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目前过半乡镇已完成和正在进行机构改革
    ·吴邦国与意大利参议长举行会谈并签定期交流
    ·财政部发改委发文为节能空调设最高限价
    ·就媒体报道美军有关人士涉华言论,外交部发
    ·中国四万亿投资进展迅速 中央投资已完成44%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