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热血重铸生命 爱心谱写真情
2009-05-18
热血重铸生命 爱心谱写真情

70万人次10年献血1.4亿毫升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市民为纪念北京奥运会而踊跃献血(资料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8年12月10日,2006-200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潍坊市第4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至今,潍坊无偿献血事业已经率先走过了10年的历程。在这10年当中,潍坊全市参加无偿献血的人数达70万人次,献血量达到1.4亿毫升,满足了全市60余家医疗单位的临床用血需求,我市连续4次被国家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荣誉称号。无偿献血制度在潍坊施行10年来,期间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无偿献血者,他们用热血将诚挚的爱心传递着。昨天,记者特地走近了几位无偿献血者,是他们以仁爱之心、博爱之情感动着人间…… tujian.org

侯黎:潍坊无偿献血第一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侯黎,潍柴退休女职工。1991年8月1日,侯黎平生第一次跨进潍坊市红十字中心血站的大门,没有想到却由此成为全市自愿无偿献血第一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说起第一次无偿献血,侯大姐告诉我们,她当时是被血液的重要作用所深深触动。那是1990年,当时侯黎的女儿生病住院,与女儿在同一个病房的十几个孩子,他们的生命都要依靠输血才能得以延续。当时女儿10岁,因再生性障碍性贫血,住进了潍坊市人民医院。病房里有12个血液病患者,患白血病、败血病的都有,还有些是她叫不上名堂的血液病。她至今清楚地记得,其中有一个患白血病的小女孩,每当病情发作时,奄奄一息的样子让人心疼。只有在及时输血后,小女孩的脸上才会露出幸福的笑容。因为家里很穷,又要积攒治疗和输血费用,所以住院期间小孩吃得最多的主食是煎饼……于是女儿出院后的第二天,侯黎就来到红十字中心血站,献上了200毫升鲜血。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一次无偿献血成功以后,她慢慢地习惯成自然了,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每年都要无偿献血。起初,老伴也不同意,慢慢地发现献血也确实对身体没什么坏处,他的观念也逐渐转变了。2000年元旦,他们双双走进血站,成为本市第一对新千年无偿献血的夫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国能:六年献血55200毫升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昌邑市民刘国能,自2002年以来,他已献全血5次,机采成分血达54次,献血量高达55200毫升,目前是我市无偿献血量最多的个人之一。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国能的无偿献血经历缘于6年前,2002年8月24日,刚满18岁的刘国能来到潍坊城区新华路段的一辆采血车内,奉献了200毫升全血,从此他一献而不可收。后来,他又得知还有一种献血方式是机采成分血,此方式是一种最先进的捐血方式,献血者可以根据病人的需要,通过血液分离机捐献自己血液中的某一成分(如血小板),并且再将其余的血液输回体内,这样可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避免血液的浪费,还能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同时,他还得知,全血需要隔半年才能献一次,而机采成分血一个月就可以献一次,并且一个治疗量的机采成分血相当于800毫升全血。于是,2004年开始,刘国能就又积极参与捐献机采成分血,市中心血站内频频出现他的身影。 tujian.org

记者注意到他的献血证上,近两年来,基本每月他都献一次机采成分血―――血小板。刘国能如今是潍坊市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的获得者。刘国能说,他参与献血已6年了,自己献了这么多的血,身体依然健康,并且他还表示,只要身体允许,每月他都会捐献机采成分血。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献血英雄:热血重铸生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于雪玲,山东浩信机械公司职工,献血量3000毫升。2000年的夏天,她在单位的组织下,成为一名光荣的献血者。一个月后,她接到血站的电话,知道了她自已的血型━RH阴性,这种血型在汉族人口中只占千分之三。后来她加入了潍坊稀有血型爱心联盟,为帮助病患中的兄弟姐妹早日康复尽一份力量。8年来,她的家人都加入到奉献爱心的行列中来。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多次为急、危病人献血,累计献血量3000毫升。每当想到自己的血液将延续他人的生命,她那种自豪感便涌上心头。 tujian.org

中诚,潍坊人民广播电台资深记者,目前无偿献血量5000毫升。他第一次献血是1998年9月17日。那时他正在采访全市无偿献血工作座谈会,会议结束后他走上了献血车。有了第一次以后,因为工作的原因,他成了潍坊无偿献血宣传员,时常被无偿献血者感动着,每逢采访无偿献血,只要有可能他就会献血,每当发出A、O型血偏紧的消息,A型血的他会献血应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建强,自由职业者,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献血量47600毫升。1998年3月5日,他第一次无偿献血,忐忑中有些神圣,因为自己做了一件最了不起的事―――挽救生命。2002年开始,他坚持捐献机采血小板,每月一次。固定献血后,再不知道感冒是怎样的滋味,他说是经常献血提高了自身的免疫力,无偿献血带给他的不仅是健康的身体,社会的关注和他人的信任,也提高了他对自身修养的要求,让他更加努力地行走在道德与文明的路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张新民,潍坊市社会福利院院长,献血量3800毫升。自1998年首次献血至今已献血10次,累计3800亳升。现在51岁的他身体状况良好,一次可游泳1000米,一年超过100次,精力旺盛。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潍坊市中心血站,从工作人员那里总能听到很多关于无偿献血的感人故事,故事的主角除了职工、农民、军人、潍坊各高校的学生,还有潍坊的各级领导干部,甚至在潍坊的献血车上也时常见到外来务工人员的身影。据了解,随着《献血法》的进一步实施和血液生理常识在人民群众中的深入普及,已有越来越多的公民自觉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记者 侯江宏 实习生 李丽莎 王璇)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侯黎:潍坊无偿献血第一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侯黎,潍柴退休女职工。1991年8月1日,侯黎平生第一次跨进潍坊市红十字中心血站的大门,没有想到却由此成为全市自愿无偿献血第一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说起第一次无偿献血,侯大姐告诉我们,她当时是被血液的重要作用所深深触动。那是1990年,当时侯黎的女儿生病住院,与女儿在同一个病房的十几个孩子,他们的生命都要依靠输血才能得以延续。当时女儿10岁,因再生性障碍性贫血,住进了潍坊市人民医院。病房里有12个血液病患者,患白血病、败血病的都有,还有些是她叫不上名堂的血液病。她至今清楚地记得,其中有一个患白血病的小女孩,每当病情发作时,奄奄一息的样子让人心疼。只有在及时输血后,小女孩的脸上才会露出幸福的笑容。因为家里很穷,又要积攒治疗和输血费用,所以住院期间小孩吃得最多的主食是煎饼……于是女儿出院后的第二天,侯黎就来到红十字中心血站,献上了200毫升鲜血。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一次无偿献血成功以后,她慢慢地习惯成自然了,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每年都要无偿献血。起初,老伴也不同意,慢慢地发现献血也确实对身体没什么坏处,他的观念也逐渐转变了。2000年元旦,他们双双走进血站,成为本市第一对新千年无偿献血的夫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国能:六年献血55200毫升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昌邑市民刘国能,自2002年以来,他已献全血5次,机采成分血达54次,献血量高达55200毫升,目前是我市无偿献血量最多的个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国能的无偿献血经历缘于6年前,2002年8月24日,刚满18岁的刘国能来到潍坊城区新华路段的一辆采血车内,奉献了200毫升全血,从此他一献而不可收。后来,他又得知还有一种献血方式是机采成分血,此方式是一种最先进的捐血方式,献血者可以根据病人的需要,通过血液分离机捐献自己血液中的某一成分(如血小板),并且再将其余的血液输回体内,这样可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避免血液的浪费,还能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同时,他还得知,全血需要隔半年才能献一次,而机采成分血一个月就可以献一次,并且一个治疗量的机采成分血相当于800毫升全血。于是,2004年开始,刘国能就又积极参与捐献机采成分血,市中心血站内频频出现他的身影。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注意到他的献血证上,近两年来,基本每月他都献一次机采成分血―――血小板。刘国能如今是潍坊市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的获得者。刘国能说,他参与献血已6年了,自己献了这么多的血,身体依然健康,并且他还表示,只要身体允许,每月他都会捐献机采成分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献血英雄:热血重铸生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于雪玲,山东浩信机械公司职工,献血量3000毫升。2000年的夏天,她在单位的组织下,成为一名光荣的献血者。一个月后,她接到血站的电话,知道了她自已的血型━RH阴性,这种血型在汉族人口中只占千分之三。后来她加入了潍坊稀有血型爱心联盟,为帮助病患中的兄弟姐妹早日康复尽一份力量。8年来,她的家人都加入到奉献爱心的行列中来。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多次为急、危病人献血,累计献血量3000毫升。每当想到自己的血液将延续他人的生命,她那种自豪感便涌上心头。 tujian.org

中诚,潍坊人民广播电台资深记者,目前无偿献血量5000毫升。他第一次献血是1998年9月17日。那时他正在采访全市无偿献血工作座谈会,会议结束后他走上了献血车。有了第一次以后,因为工作的原因,他成了潍坊无偿献血宣传员,时常被无偿献血者感动着,每逢采访无偿献血,只要有可能他就会献血,每当发出A、O型血偏紧的消息,A型血的他会献血应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建强,自由职业者,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献血量47600毫升。1998年3月5日,他第一次无偿献

     相关链接
    ·发改委公布4万亿投资构成及中央投资项目最
    ·中组部:今年选聘大学生“村官”两万名
    ·中宣部公布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杨洁篪谈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
    ·李克强:不失时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目前过半乡镇已完成和正在进行机构改革
    ·吴邦国与意大利参议长举行会谈并签定期交流
    ·财政部发改委发文为节能空调设最高限价
    ·就媒体报道美军有关人士涉华言论,外交部发
    ·中国四万亿投资进展迅速 中央投资已完成44%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