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会飞的“三叉星”
2009-05-18

会飞的“三叉星”——中国科学家首次运用气动力学破解夜翼龙会飞之谜

tujian.org

中图社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崔静)作为恐龙的近亲,夜翼龙的飞行本领究竟如何,一直是科学上的一个不解之谜。中国古生物学者与航空专家日前首次运用气动力学证明,夜翼龙正是利用高耸于头上的脊冠充当风帆,才具有了高超的飞行能力。专家表示,这一研究成果可能为无人机的设计理念提供借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翼龙是恐龙的近亲,是最早飞向蓝天的脊椎动物,有时也被误认为是“会飞的恐龙”。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青年学者邢立达介绍说,作为翼龙的一种,夜翼龙最突出的特征是其前肢上极度加长的第四指,该指由长而粗的三、四个指节组成,附着有一张大大的膜,而成为飞行的翅膀。而一些夜翼龙的脑袋上长有非常奇特的脊冠,这些脊冠的长度已经与翅膀差不多长,令夜翼龙从正面看活像奔驰汽车的“三叉星”徽标。 tujian.org

邢立达说,对这些脊冠的作用,古生物学者做过很多研究,目前有着很多假说,如充当飞行的方向舵、减速板、炫耀展示等,但这些假说多数停留在理论阶段,并未做具体的空气动力学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以邢立达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吴江浩副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通过重建标本,首次从飞行力学、空气动力学的角度探讨了翼龙类发育夸张的脊冠的功用。学者们运用3D技术,假设其脊冠附着有膜,在低速空气动力学的范畴下,分析这一头帆可能具有的力学特性。这一研究成果刊登在15日出版的2009年第1期《地质学报》英文版上。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邢立达说,模拟显示,当这只夜翼龙在空中飞翔时,庞大的头帆可以在其顺风时产生巨大的推力,令其如虎添翼,这一推力几乎超过其体重的90%;逆风时,它只要调整头帆角度,亦能获得分力前进。同时,这只夜翼龙还可以依靠调整头帆气动中心与自身重心的位置来控制推力,这些高超的技艺充分表明,夜翼龙已经是一类具有高超飞行能力的动物,这也符合近几年来主流翼龙学者的结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外,研究学者们还对比了有头帆的脊冠、无头帆的脊冠和无脊冠三种模型的气动特性,结果表明,没有头帆的脊冠的推力和力矩特性要比有头帆的脊冠弱很多,而无脊冠的推力和力矩特性则不存在。 tujian.org

“所以,我们这个基于空气动力学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夜翼龙的脊冠很可能附着有膜,它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的气动特点辅助飞行。”邢立达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此研究,国际著名古生物专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董枝明给予了高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夜翼龙等后期翼手龙类可能拥有超出我们想象的精确控制及高效的飞行能力,改变了我们旧有的认为翼龙不是一个敏捷的飞行动物的观念,有助于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翼龙的进化过程。”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教授季强也表示:“这是中国第一次运用气动力学来研究翼龙,而且是中国首次将古生物学与航空学科交叉进行研究。通过仿生学的研究,翼龙的这种非常新颖的飞行方式可能对设计无人机产生一些启发。”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发改委公布4万亿投资构成及中央投资项目最
    ·中组部:今年选聘大学生“村官”两万名
    ·中宣部公布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杨洁篪谈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
    ·李克强:不失时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目前过半乡镇已完成和正在进行机构改革
    ·吴邦国与意大利参议长举行会谈并签定期交流
    ·财政部发改委发文为节能空调设最高限价
    ·就媒体报道美军有关人士涉华言论,外交部发
    ·中国四万亿投资进展迅速 中央投资已完成44%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