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龙跃于渊,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媒体宣传系统的头等大事。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30年来,上海新闻媒体不仅记录着改革开放的变化历程,媒体本身也在改革开放大潮的不断洗礼和磨砺中不断发展。30年后,新闻工作者集体回顾与纪念这一风云激荡的伟大历史性进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按照市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本市报纸、电视、电台和网站等各家媒体紧紧把握宣传主题,积极应对,精心准备,为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策划了一系列活动报道,全面准确地宣传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立档”讴歌丰功伟绩 tujian.org “30年,生活完全变了样,回顾这30年,我们愈加拥护改革开放政策。”一位老读者这样告诉记者。改革开放,改变的不仅是个人的命运,更是国家的命运。媒体,犹如一面镜子,映射出这段伟大的历史轨迹。5月11日,上海各家媒体纷纷推出纪念专刊,拉开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序幕。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一声惊雷,成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先声。30年后的这一天,解放日报以《历史,告诉未来》为题,整版篇幅报道了《标准》主要作者胡福明和当年解放日报总编辑王维“5·11”前夕的一次对话和思考;文汇报以《那篇文章,顺应了时代和人民要求》为题,发表记者对胡福明的访谈,以及当年文汇报总编辑马达谈文汇报参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冲破“两个凡是”的史实。一位读者赞扬说,“这些文章高扬解放思想的伟大旗帜,具有振聋发聩的思想力量。”《今日凤阳好地方》、《丹凤朝阳》……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故事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刊载于沪上多家报纸。承载这些报道的老报纸而今已泛黄,但小岗村锐意改革的精神并未被淡忘,今年沪上多家媒体派出记者奔赴安徽凤阳,重新挖掘当时带头分田签“生死契约”的细节,以及小岗村现今的发展状况。劳动报《今日小岗村又吹改革集结号》等报道,重新勾起沉淀的记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改革开放给上海带来了什么,上海如何克服困难走上产业结构调整的艰辛探索之路?各家媒体都立足本地,深挖上海改革开放的心路历程。上海文广新闻传媒大型纪录片《我们的选择》通过上海改革开放的历程,深刻揭示三十年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内涵。而各类都市报,则从百姓衣食住行等细微处,展现出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各家媒体纪念报道紧锣密鼓,各类专栏、专题层出不穷。新闻晨报推出7期版面,选用有代表性与史料价值的黑白新闻照片体现重大历史事件,说明“思想解放是改革开放的第一道工序”。东方早报以“30年胜负手:改革开放口述史”讲述当事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故事:青年报“见证第一单”用故事性的叙述,完整呈现上海金融市场的发展轨迹;新民周刊推出“创新上海30年风云人物榜”评选,以人物视角展示发展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即将到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纪念日当天,各家媒体更是蓄势待发,准备推出各具特色的纪念专刊、专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