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油田采油二厂推行技术创新命名制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优秀成果以职工名字命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图社电 (通讯员赵则阳 刘荣贵)4月17日,一种名为“张晓健自动上扣装置”的新型抽油杆接箍上扣装置,开始在中原油田采油二厂推广应用,发明者是该厂准备大队职工张晓健。“岳为卸油器”、“崔玉国油嘴套”、“闫俊刮蜡器”,与张晓健一样,还有3名职工也享受到这一殊荣——用职工名字命名他们在生产中的创新“小绝活”。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进入中后期,开发矛盾日益凸显,生产难题日渐增多,探索和解决生产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成为一道不得不过的坎儿。“引导和鼓励广大职工开展创新创效活动,不仅是为了多出成果、多出效益,更重要的是把大家凝聚起来,将他们的创造转化为推进发展的智慧和行动。”中原油田采油二厂负责人在介绍今年年初开始实施的技术创新命名制度时表示,职工在进行技术创新时,经个人申报、基层推荐、专家评审,那些集创新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一体的成果就可以用职工的名字来命名,并被推广应用到生产中。这项制度肯定了职工的首创精神,目的是让参与创新的技术工人得实惠、出“名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职工岳为研制的“新型整体性卸油器”被命名为“岳为卸油器”,该装置不仅具有防漏失、防腐蚀的性能,还可以在作业过程中完成卸油,避免了原有结构的密封失效现象,杜绝了意外泄油的风险。“崔玉国油嘴套”由职工崔玉国研制,该装置实现了高压条件下的油嘴更换,解决了水量控制和注水水质差的难题,有效提高了注水系统效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除此以外,该厂还结合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举办职工创新论坛、组建“创新能手”协会、建立基金保障机制等方式,大力深化职工创新创效活动,职工的创新“富矿”得到了深度开发,一批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的职工脱颖而出,“重知识、练本领、长才干、促发展”的理念在该厂已蔚然成风。年初至今,该厂先后有126项创新成果立项,重点推广15项,一季度累计创效200多万元。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