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工人有岗位 让企业早复工杨浦:“共同约定”引领企业走向复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图社4月20日电(通讯员李学兵 记者钱培坚)一度停产的上海上缆电线电缆设备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上缆公司)车间,近日又传出久违的机器运转声。全厂42名职工也签下了新的聘用合同,不少人工资还涨了两三成,一场可能出现的用工矛盾得以及时化解。而这一切都获益于杨浦区总工会千方百计落实“共同约定行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缆公司是注册在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街道的非公企业。去年10月,受金融危机影响,上缆公司业务量猛缩70%,被迫于今年1月底停产。控江地区工会组织知悉这一情况后,立刻会同上缆公司工会主席彭杰,找到合作方、四川东佳港电工设备公司负责人,希望该公司控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东佳港公司答应把老厂盘下,但提出只留35%的员工,剩下的人自谋出路。一下要裁掉一大半人,厂里的工人想不通了。地区工会立刻将上缆公司的情况向杨浦区总工会进行汇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杨浦区总工会正在开展“共同约定行动”,倡议企业“不裁员、不减薪”,动员职工“帮助企业渡难关”。针对上缆公司的情况,杨浦区总经仔细推敲后,拟好了新的“共同约定”让工会工作指导员胡明上门做工作,但却始终没能见效,控股方对裁员不松口,理由是上缆公司原来的业务所剩无几,养不活所有的老员工,而厂子是从国企转制而来,只能通过裁员的方式才能搞活公司。而职工也坚持自己的条件,既不答应下岗,对原有收入标准也不能让步。双方“僵”在那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胡明第15次到上缆公司的时候,控股方和职工为工会如此执著地为他们服务所感动,坚冰慢慢融化。在地区工会的牵头下,双方都作出了退让。终于,一纸共渡难关的“共同约定”,签上了控股方与工会主席彭杰的大名,上墙公示。新的劳动合同签下了,一些老职工提早回厂,将搁置生锈的车床设备除锈加油,整修一新。看到这一幕,控股方也很感动并向职工承诺,以前老厂的福利待遇,随着经营逐步好转,会慢慢恢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杨浦区总工会扎扎实实推动“共同约定行动”,截至目前,全区已经有700多家企业的老板、工会和职工参与到“共同约定行动”中,覆盖到全区职工的80%以上。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