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劳动仲裁免费后,小标的案件激增,比新政前翻了一番。由于“人少案多”,仲裁时限只能延缓——
劳动仲裁期待“提速” tujian.org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将近一年,记者了解到,由于该法实施后劳动仲裁全部免费,福建省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成倍增长,可仲裁部门“人少案多”,仲裁时限只能延缓。去年福建省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2000多件,立案14000多件,涉及人数近4万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于案件增加,人员不变,加上劳动仲裁的受理时间缩短,现在的工作量比原来增加了许多,可还是有一些劳动仲裁案件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裁决。”日前,记者在福州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采访时发现,这项利民措施给基层仲裁机构带来了“案多人少”的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仲裁免费直接导致“小案件”数量的增加。新政执行以前,因为要缴纳300元左右的仲裁费,一些小标的案件,劳动者基本都不会选择仲裁,而是首选和企业自行协商。仲裁免费后,许多劳动者一旦发生劳动侵权,就第一时间申请仲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法规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结束,延长的期限为15天。新法的一个初衷是让劳动争议仲裁提速,但由于案件数量大增,预期目标根本达不到。福州市仓山区的一位仲裁员说,由于案件数量剧增,加上基层仲裁机构的人员有限,便直接导致了仲裁效率难以提高。现在的仲裁办公室,均挂靠在相应级别的劳动行政部门,办案人员也仅限于部门中的几个行政编制人员,甚至是临时聘用人员,许多仲裁办公室至今仍没有独立的经费、人员、办公机构和场所。 tujian.org 由于人手紧,一些基层仲裁机构在时限上还只能按1993年施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来仲裁,该条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60日内结束,延长的期限为30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此,专家指出,这主要是因为劳动仲裁免费措施实施后,相关的配套措施还未出台,原有的人员、机构配置很难适应劳动仲裁案件激增的局面,而经费不足,则是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了缓解人手不够的问题,不少地方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特别是在过渡阶段,不少地方都从社会上聘请资深律师当兼职仲裁员。厦门已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充仲裁员队伍,同时继续规范仲裁员的办案规则、办案方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从源头上解决这些问题,福建省计划3年内,在各设区市的城市和县(市、区),普遍建立以劳动争议仲裁院为主要形式的仲裁办案机构,此举将充实机构人员,并对人员形成有效管理。早在2006年,厦门就已经成立了劳动争议仲裁院,此后,该市的思明区、海沧区又先后设立此类机构。今年内,福建其他设区市也有望成立仲裁院,从而替代现有的仲裁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近期,福建劳动部门还将指导有工会的企业,依法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暂时没有成立工会的中小型企业,要确定职工商谈代表从事劳动争议调解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