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五化”长效运行机制 遂宁工会“零距离”知民情解民忧 tujian.org 中图社遂宁4月14日电(记者高柱 通讯员谭林)“看来我得赶快去申请,依靠工会提供的帮助尽快让家庭摆脱困境。”近日,四川省遂宁市困难职工胡师傅刚听说市工会为下岗困难职工和返乡农民工准备了创业项目,提供包括门面租赁、生产设备购买补贴和借支流动资金等实质性做法的消息后,急不可待地出门找亲友商议一下今后的干点什么好。而登门前来向他通报“消息”的,便是在当地享有“关注民生的小红帽”赞誉的工会帮扶工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年来,遂宁市总工会牵头负责的市惠民帮扶中心,按照“党政所谋、职工所需、中心所能”要求,通过构建帮扶工作网络化,帮扶队伍专业化,解困帮扶项目化,资金筹集多元化,管理规范化这“五化”长效运行机制,实现了“零距离”和在“第一时间”知民情、解民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帮扶工作网络化。在牵头建好市、县、区三级惠民帮扶中心的同时,在全市114个街道社区建立了社区帮扶工作平台,初步形成了市、区县乡镇、机关企事业、(局)行业三级惠民帮扶网络体系,实现了三级帮扶信息共建共享。帮扶队伍专业化。市总利用政府公益性岗位,重点从“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和困难下岗职工中“公招直管”了75名社区帮扶工作者并直接入驻69个社区,起到了零距离贴近困难职工,第一时间知民情、晓民意和第一帮扶人作用,被社区职工亲切称为“关注民生的小红帽”。解困帮扶项目化。对困难职工分别予以“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助学救助、法律援助、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6大项目救助。资金筹集多元化。帮扶中心的工作经费和帮扶资金纳入市、区(县)财政预算,市慈善总会、教育基金会、红十字协会等单位要将无明确捐助对象的募捐资金纳入中心统一管理使用。管理规范化。市总在帮扶中心推行首问首办责任制,制定了岗位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等30余项规章制度,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统计,帮扶中心建立两年来,累计为75291人次实施帮扶救助,为12500人次提供生活救助,为2569人次实施助学资助。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