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呀哪方来的客哟,你们是哪方来的亲……”在侗乡人民淳朴的山歌声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总工会带着500多个岗位来到了侗乡深处,将就业机会送到了村民的家门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3月20日日暮时分。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冠洞村。在这大山深处,柳州市总工会将“牵手农民工,送岗到侗乡”的春风行动仪式开到了村里的鼓楼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冠洞村所在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在柳州市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的问题上,三江县任务最重。冠洞村是三江县的一个普通村寨,全村2136人,最多时有400多人外出打工。“去年出去打工的有246人,今年过完年有一半没出去。”村委主任石显玉说,“回来的大概三分之二还是想出去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柳州市区到三江县城需驱车3小时,再从三江县城进入冠洞村寨还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一路上简直是“山路十八弯”。对于交通不便所带来的信息闭塞,柳州市总工会副主席马少平这样解释工会的作用:“工会是联系用人单位和农民工的桥梁,是提供信息的平台。农民在山里,信息缺乏,企业有时却招不到人,我们工会就要把这样的信息传递给村民。”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春风行动仪式上,8家企业代表与10名村民代表签订了就业意向书。这8家企业均来自柳州,提供的岗位包括建筑工、家政、营业员、木料和机械加工等。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村民石繁成是去年春节前回到村子里的,原本他在云南怒江的一家木材加工厂做工。由于厂子做的主要是出口生意,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春节前订单减少了。厂子原来的100多号人只剩了10多人,石繁成自然也没能留下来。46岁的他,有两个正在念书的儿子。回家后,他感到生活压力很大,心情急躁。 tujian.org “现在得到了岗位,心里很踏实,感谢市总工会。”石繁成在签订就业意向书后掩饰不住喜悦地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村民杨康凡去年是在广东长安电路管厂做工的,回家后一直没有接到回厂的通知。他偶尔上山采采茶,这样下来一个月也就两三百块钱。在柳州市工会的送岗活动中,他找到了一份月工资700块的工作,很是满意。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这次活动中,企业代表刘克志、黄河是来招聘返乡农民工的,但他们同时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农民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克志在柳州建筑业小有名气,他在柳州奋斗的10年被人们尤其是农民工兄弟们广为传颂。10年间,他从提浆、拉小车的小工开始,到如今成立了自己的公司。10年间,他从工棚搬进了3层小洋楼,还有了一辆自己的雪佛兰汽车。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出身农民工,如今的刘克志更能理解农民工兄弟们的困难和需求。“希望能为农民工兄弟多出点力,尽力而为多招些人吧。”刘克志说。 tujian.org “农民工”企业代表不仅带来了就业岗位,更带来了一种对未来的期望,一股榜样的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春风行动仪式结束时已是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的村民都拿出自酿的米酒、腌制的酸鱼酸鸭,摆起了长长的百家宴。他们用淳朴的山歌和热烈的芦笙舞,向客人们表达着内心的感激之情。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