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袁州区总“四进社区”构建三级帮扶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让每位困难职工都能找到帮助他的地方”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图社宜春3月18日电 (记者赵翔)企业没了,工厂成了社区,工人成了社区居民,谁来关心帮助他们?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总工会在53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工会维权工作站,在把“维权、帮扶、书屋、超市”办进社区的同时,也构建起区总、街道和社区的三级帮扶系统。 tujian.org 文笔峰社区是原来宜春市造纸厂、线材厂等企业的厂区,如今,厂区改为社区,居住着800多户企业的下岗、困难职工,有3000余人。社区工会维权工作站的牌子就挂在社区办事处的门口。宜春风动工具总厂曾经是个很好的企业,如今已和周边的农村没什么两样,这里还住着1000多户共计3000多名困难职工和家属,袁州区总在这里设立了珠泉社区工会,还把全总的“职工书屋”建到了原来企业的工人俱乐部内。半边山社区也是如此,区总工会就把一家“爱心超市”办在了社区工会里。袁州区总所设立的53个社区工会,大多处于城乡结合部,也是困难企业较为集中的地方,社区工会建立的目的就是向困难职工提供信访接待、生活救助、就业援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援助等一站式帮扶服务。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陈治平的话说:“发挥工会帮扶在社会救助体系中的拾遗补缺、救急济难的作用,让每位困难职工都能找到帮助他的地方。”袁州区党委政府对建立社区工会给予了大力支持,社区工会也主动与劳动保障、司法等部门配合,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从区总的帮扶中心到各系统、基层工会、社区工会以及乡镇、村帮扶站的三级帮扶系统。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