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交集团把关心职工的心理健康纳入劳动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职工家访”制度恢复的启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图社记者 车辉 吴晓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传统的工作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能派上用场么? tujian.org 3月14日,面对记者的提问,北京公交集团第三客运分公司工会主席杨锡禄是这样回答的:“我不知道其他行业,但是公交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坚持传统的‘家访’,必须把职工的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纳入劳动保护范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市场化改革深入的今天,很多国有企业都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通过各种奖惩机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一些传统的工作模式并没有失去应有的生命力。北京公交集团根据行业的特点,恢复了传统的“职工家访”工作模式,把关心职工的心理健康纳入了劳动保护范畴,取得了显著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家访”成为一种必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北京生活的人几乎天天都和公交司乘人员打交道,但即便如此,也很难真正了解这个行业的甘苦。伴随社会的转型,生活节奏加快 ,对于收入并不很高、劳动强度却很大的公交职工来说,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那些隐藏在职工身上的隐性问题,仅仅依靠奖惩制度是难以解决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们是在马路车间上作业的工人。”杨锡禄对记者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公交职工的工作状态比较特殊,与生产企业不同的是,他们往往单独在各个线路上作业,职工的情绪状态对工作的影响非常大。“一旦休息不好,或者有了家庭矛盾,马上就会影响他们的正常驾驶与服务状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家访’工作方式在稳定职工队伍、构建和谐公交方面显现出了特殊的效果。”最早开始家访活动的第六客运分公司现任工会主席金利云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金利云介绍,家访活动主要包括:分公司领导、车队干部和管理人员(简称干管)每人负责联系挂钩一部分职工,成为他的联系人。定期与被联系人交流,关注其思想、工作、家庭情况。遇有职工婚、丧、嫁、娶及三天以上病假的情况,车队负责人要到其家中看望、慰问;在职工出现急、难、重等困难时,发动职工帮其渡难关;尤其节假日,更要走到职工家中。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一形式经公交集团工会提出,由集团公司党委确定后,全系统都把“家访”作为一项硬性任务,广泛开展了以“家访”为主要内容的“真情面对面”活动,经过近三年的时间,共走访了集团公司一线职工的家庭近10万户 tujian.org “家访”深受职工欢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作为传统工作方式的“家访”制度,在市场化改革不断地深入的情况下并没有丧失其生命力,受到了普通职工的热烈欢迎。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实践中,客运三分公司、客运六分公司和其他分公司的这些基层工会干部们不断地细化“家访”的内容,使之更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比如,在家访前他们主动与业务主管沟通,了解个人工作表现、车组团结等情况;家访中必须要问有什么困难,需要组织帮助解决什么难题,对单位领导有什么意见、要求等等。家访后,要汇报情况,对职工提出的不能当场答复的意见或要求,一周内给予明确答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这样与职工的近距离接触,极大地稳定了职工的情绪,解决了很多影响职工正常工作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司机干起的客运六分公司六车队队长汪勇深知精神状态对于司乘人员工作的重要性。他看到24岁的郭贺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便和车队的干管人员一起去了小郭在门头沟的家,这才知道小郭母亲早已去世,和他一起生活的父亲几乎没有生活能力,全靠小贺照顾,负担很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针对这样的情况,他们把小郭调整到了离家近的线路上,并且逐步培养他成为司机。再次回访的时候,郭贺的父亲流下了热泪。而郭贺也像变了个人一样,每天干起工作都乐呵呵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持续、规范的亲情传递活动越来越受广大职工的欢迎和肯定。没有被家访过的职工,都在打听和等待着单位亲人什么时候去家里坐坐。许多职工在干管人员到家之前,都沏好热茶、摆上水果,早早地走出家门,等待干管的到来。 tujian.org 而通过与职工的深入交流,也让干管们深受感动和教育,干管们表示:“今后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和机会,多与职工交流,多为职工办实事。”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