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2亿中国人生活在乡村——其中,有2.26亿乡村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或城市就业,成为农民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农民工缔造了“城市幸福生活”。他们被定义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tujian.org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农民工,他们的名字也成为最近几年两会点击率最高的热词。今年,国际金融危机寒潮涌动,2000万农民工因无工可做返回家乡,“返乡农民工”一词,首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组织返乡农民工参与农村设施建设……对自主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要进一步降低门槛,给予更大支持。” tujian.org 新问题、老问题困扰着这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让我们的农民工兄弟融入城市”,“请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疾呼,无论是“融入”,还是“返回”,当前亟须解决农民工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素质提升、子女入学等方面的问题,而且,“一个都不能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融入:从农民到“市民”还需努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图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王娇萍 郑莉)“贡献在城市,保障靠农村;年轻在城市,养老回农村”——全国两会上,如何尽快让农民工结束城乡“候鸟”式的生活,真正融入城市、共享公共资源,成为代表、委员们聚焦的话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以打开“户籍之门”为切口,改变城乡二元体制,被指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变农民为市民”问题的关键所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全国政协委员左焕琛便认为,农民工是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即他们的户籍身份是农民,而职业身份是工人,因此,可以通过先增加农民工获得城市户口的渠道,放宽条件,降低门槛,之后再通过立法确定转城市户口的条件、期限等,逐步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扫除制度和体制障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过,也有代表和委员表示,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在环境、交通等方面的承受能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由于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体制,使得农民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城市中缺乏制度安排和财力支持。有关信息显示,江苏无锡市公办学校接纳10万个农民工孩子,当地财政每年要投入4亿多元;在江苏昆山市,每增加一个户籍人口,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要多投入3万元。因此,让农民工享受和市民同等的待遇,也考验着地方财政和城市公共服务的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除了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同样不可忽视。”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林用三委员认为,让农民工融入城市,还需要城市在文化上真正包容并接纳他们,当前尤其要倡导正确的劳动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良好氛围。 tujian.org 就业:就业服务要进村入户 tujian.org 中图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郑莉 王娇萍)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2009年,全国农村新增劳动力人口将达500万,与此同时,尚有2000万农民工失去工作岗位,一个惊人的数字摆在人们面前——2500万农民工需要就业。如此就业压力,如何应对?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9年,要确保社会稳定、促进农民增收,就业是当务之急。”在思考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时候,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李滨生联想到了2008年的北方大旱。李滨生委员认为,除自然灾害的影响因素之外,大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多年来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发展速度迟缓。因此,从缓解农民工就业压力的角度出发,可以积极组织返乡农民工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应发挥政府就业服务体系作用,将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从城镇延伸至农村。”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项宗西建议,尽快在村、社建立劳动保障工作站,形成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社)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让就业服务从城镇延伸至农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社保:统一社保接续方便是关键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图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郑莉 王娇萍)“农民工为啥失业就要返乡?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在城市里‘待不起”。“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全收说,务工时农民工靠自己不高的收入购买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等城市公共服务,可一旦失去工作,他们就买不起这些城镇居民才能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同时,不断的”流动“使农民工参保、退保、再参保、再退保,成为一奇特现象。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家和一些地方针对农民工在城市平等就业、社会保险、子女入学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但就是落实不下去,最根本的原因是‘城乡分割思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新明珠陶瓷集团公司农民工胡小燕认为,社保资金区域分割、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使跨省流动性强的农民工无法实现社保接续。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观点认为,可以为农民工建立一个单独的社保体系,使其内部循环,我不同意。”全国政协委员、湖北远大建筑劳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合炳认为,建立不同的制度,会造成城乡差别、地区差别、人群差别的概念,不符合“城乡社保统筹”的宗旨。关键还是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保制度,改革现有的城镇基本养老制度和医疗制度,使之能够适合农民和农民工等不同社会群体。“当然,这个办法需要‘大动干戈”,对基本制度进行深化改革。“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创业:加大培训与资金支持并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图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郑莉 王娇萍)“返乡农民工不是包袱而是‘财富”,他们带来了全民创业的动力。“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临武县武源乡龙家村党支部副书记胡建文介绍说。他所在的村庄,一部分农民工走进城市,掌握了一定生产技术,积累了一些资金,也学到了一些管理知识,特别是那些有文化、视野开阔的农民工,返乡后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如何帮助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工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呢? tujian.org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政协副主席陈清华表示,对于农民工这样一个创业知识匮乏、创业技能不高的特殊群体,创业的困难尤甚。陈清华委员说,在全国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回乡创业特别是在农村创业的农民工无权享受财政贴息贷款,资金匮乏成为制约农民工创业的首要问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各地创业培训的实际情况看,创业培训的‘主角”依然是城市下岗职工和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农民工很少有机会享受到免费的创业培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主席贾艳敏以家电维修服务业为例表示,可以借助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为参加家电维修服务培训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减免部分培训费用;对城市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创业从事家电维修服务的,给予放贷和减税的优惠;对符合有关资质的创业农民工给予减免税费优惠,以创业带动就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培训:就业培训需“适销对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图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郑莉 王娇萍)“农民工就业开始形成省际竞争趋势,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大市、大县,要提高输出农民工的素质,打造品牌农民工。”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黄石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王林的建议得到许多代表委员的赞同。 tujian.org “培训是就业之基。”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吴正德认为,金融危机必然会推动我国产业升级,需要培养和储备新一批高质量人力资源。吴正德委员建议推进“千万农民工再培训工程”,以失业留乡农民工为对象、以再就业为导向、以具备各类资质的培训机构为载体,鼓励企业对在岗富余人员开展留岗培训,并招收失业农民工进行实岗培训。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要提高农民工技能素质,应实施定向、订单式培训,解决农民工供给市场长期存在的技术断档难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谷常生认为,就业市场的分析预测非常必要,工会和劳动部门应将招工信息联网,对不同地区、行业的空岗归类,根据用工市场的需求定向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依托工会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将教育培训与上岗就业相挂钩,建立学习、考核、发证、就业、上岗等多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并建设农民工教育培训网络体系,解决农民工教育培训缺场地、少师资、无教材等实际困难。” tujian.org 子女教育:期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tujian.org 中图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王娇萍 郑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而对许多农民工来说,要让孩子接受基本的教育也不容易。全国政协常委卢晓钟指出,子女入学已成为农民工特别是返乡农民工面临的一大难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卢晓钟委员介绍,民建中央就返乡农民工问题在重庆调研时发现,农民工返乡迫使其子女随其回到原籍上学,但是许多村庄基本没有学校,适龄留守儿童几乎全部集中在乡镇,人多班大,返乡儿童插班困难;城乡教材、学习进度不一样,返乡农民工子女短期难以适应,加上部分乡镇学校趁机增收择校费,提高了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门槛。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即便留在城里,农民工子女就学也非易事。虽然随着城市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全面推行,很多城市出台了免除农民工子女借读费用等政策,但落实依然是个问题。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重庆市宣布,农民工子女在城里读书不再收借读费,许多工友十分高兴,奔走相告,他们带着孩子到市里申请读小学,学校说不再收借读费了,但是要收9000元的捐资助学费。”说起一些学校把“借读费”变为“捐资助学费”的事,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城建控股(集团)第一市政工程公司路面处农工班班长康厚明愤怒而无奈。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民进中央副主席潘贵玉建议,解决农民工子女随迁就读问题,首先要把农村学校办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大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力度;设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基金”并转化为“教育券”,学生流动到哪里,就将教育经费带到哪里,实现“钱随人走”,同时大力扶持民办教育,真正做到“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书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