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王娇萍 郑莉)“许多民办教师把青春贡献给了农村教育事业,有的工龄在20年以上,被辞退时却没有或只有很少的教育补偿。”全总副主席徐振寰委员认为,国家应提出妥善解决的办法,对民办教师予以适当的经济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世纪90年代,各地根据教育部关于在2000年以前取消民办教师的目标和有关政策,相继通过转正、退养、辞退等办法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在此过程中,大部分民办教师通过考试转为公办教师,部分民办教师因为考试成绩达不到要求或年龄过大等原因被辞退。但是,这些被辞退的民办教师有的工龄在20年以上,已把青春贡献给了农村教育事业。由于被辞退时没有或只有很少的经济补偿,他们中许多人生活十分困难,并引发了一些群体性事件。 tujian.org 值得关注的是,取消民办教师后,一些老少边穷地区,或因财力不足用不起正式教师,或因条件差留不住正式教师,只好在当地聘用代课教师,以补充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于是,又涌现出一批代课教师。据教育部2007年统计,全国共有中小学代课教师近38万人,绝大部分在农村地区。 tujian.org “这些代课教师与正式教师做着同样的工作,甚至工作量更大,但待遇与正式教师却有很大差距,一般县聘教师的工资只有当地公办教师的三分之一左右,乡聘村聘的代课教师更低。” 据徐振寰委员介绍,近年来,各地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开始清退代课教师,又引起了代课教师的强烈不满。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此,徐振寰委员建议,国家应对民办教师、代课教师提出妥善解决的办法。对民办教师,应区别不同情况,通过实行退养、按略高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费标准每月发给补助或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等方式,予以适当的经济补偿。对代课教师,可通过提高在职代课教师的工资待遇、将符合条件的代课教师招聘为公办教师以及即使辞退但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等来妥善解决。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