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总推进工会经费收缴体制改革壮大工会实力“建设型”财务让工会工作更有底气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图社沈阳3月2日电(记者郑莉)沈阳市大东区总工会创办的“五一爱心帮扶超市”,过去因为经费有限,慰问品种单一,帮扶面较窄。现在,他们为全区近1500名困难职工都建立了档案,根据困难程度,每名困难职工一年可获“爱心券”800元到1200元,仅这项支出一年至少180万元。能够让大东区总工会在对困难职工帮扶时如此“敢想敢干”,得益于沈阳市总工会实施的工会经费收缴体制改革。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用一个范围、一个标准、一个账户、一个主体、一个渠道,把住了工会经费的入口关和出口关。仅用了两年时间,工会经费收缴率便由2006年的46%增加到2008年的90%,市总本级工会经费收入突破亿元,同比增幅188%.”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工会财务工作会议上,沈阳市总工会改革工会经费收缴体制,创新工会经费分配体制,做实基层工会账户的做法受到与会者好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账户“有名无实、有账无钱”一直是困扰沈阳基层工会的老大难问题,为了改变这一被动局面,沈阳市总工会改革了工会经费收缴体制,实施了统一代收范围、统一缴费标准、统一缴费账户、统一收费主体、统一返拨渠道的“五个统一”,规范了全市工会经济运行模式。据统计,到2008年,工会缴费单位从2006年的4600户骤增至4万多户,工会账户由原来的2500个增加到1万多个,工会组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tujian.org 沈阳企事业单位数量大、类型多、结构复杂,大量的工会经费集中后该如何合理分配?对此,沈阳市总工会在坚持全会一盘棋、财权与事权相统一、集中力量办大事等原则,建立了市区两级工会财政分享体制,即扣除上解省总经费、返拨基层经费和支付代收手续费后,将地税代收的工会经费划分为市总经费、区总经费、开发区经费、弹性经费4项。其中,在确定主要用于转移支付,确保重点工作的资金需求的“弹性经费”比例时,采取“多选比对”的方法,设计8种不同方案进行数据分析,最终确定最合理的分享比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工会经费的充足,保证了沈阳市工会各项工作得以蓬勃开展。两年内相继打响了建会工作的“三大战役”,外企建会率由17%提高到98%,有条件的私企建会率由22%提高到100%,规模化个体工商户建会率由10%提高到100%,并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在沈世界500强企业全面建会。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与此同时,开展了“百千万人才培育工程”、职工技能竞赛、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对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帮扶、“大篷车”流动慰问演出,及每年“9·25”农民工维权日等一系列活动。“过去的工会财务是吃饭型财务,现在是建设型财务,我们干起工作更加有底气有活力了。”沈阳市总工会有关负责人感慨道。 tujian.org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