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叫邵敬春,来自河南省内黄县,是一位从事工会工作20多年的基层工会干部,能参加这次活动是我莫大的荣幸。今天借此机会,我向大家简要汇报内黄县总工会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30年前的内黄,是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是改革开放使枣乡内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是改革开放为我县工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30年来,我县工会工作从薄弱到加强,从无为到有位,实现了突破性发展,曾荣获“全国先进县工会”、“全国送温暖先进单位”、“全国新建企业建会先进县”、“全国职工书屋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我也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会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受到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工会组织覆盖面日益扩大改革开放前,由于工业基础差,全县职工人数少,工会组织少,工会会员更少。1978年,全县只有工会组织63家,工会会员6000人。伴随着改革开放,内黄经济快速发展,职工特别是农民工人数大量增多。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不断推动工会组织建设由点向面发展,由城镇向乡村延伸。针对国有企业工会在重组、兼并、改制中的组织建设问题,以及非公企业工会组建难、活动开展难、工会主席配备难的“三难”现状,我们坚持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党建,成立了建家队、规范队、攻关队,依法建会、以情建会,先后为重点企业及各局委、乡镇配备了专职工会主席,并积极推行工会主席直选制度,使工会干部由兼职到专职,由委派到直选,实现了我县工会组织建设的历史性突破。我们还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农民工队伍不断壮大的实际,集中力量主攻村级工会建设,做到村村建工会,村村都有维权站,会会都有联络员,把广大农民工最大限度地组织到工会中来。如今我县基层工会组织已发展到809家,会员也发展到8万余人,增长12.8倍,建会率、入会率均达到100%,实现了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的目标。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日益彰显为团结动员全县职工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大潮,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多年来,我们围绕“为主力军添光彩、为家乡建功业”主题,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岗位练兵和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日益彰显,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和谐内黄建设中做出了新贡献,体现了新作为,展示了新风貌。仅2000年以来,在我们组织开展的“我为内黄做贡献”、“奉献杯”、“技协杯”、“安康杯”、“优胜杯”等劳动竞赛和岗位技术比武活动中,参赛职工就达17万多人次,收到职工合理化建议8900多条,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1200余项,节约和创造价值近亿元。通过参加工会组织举办的活动,各类技能人才快速成长,全县荣获市以上各类技术能手、岗位标兵的达386人次,荣获市以上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的有117人。农民工樊书生通过参加技能大赛,应邀走进中南海,受到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维权长效机制日益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多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对工会维权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会工作方针,我们坚持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积极指导各级工会组织不断完善维权长效机制。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工会维权机构不断健全,困难职工帮扶工作进一步加强。我们还建立健全了定期向党委汇报制度和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先后联合13家单位建立起法律援助、合作医疗、劳动仲裁、低保救济、小额贷款等多个维权机构,从源头和体制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职工代表大会、集体合同、劳动合同三个关键环节,推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促进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的建立。现在,这三项工作在我县中等以上企业的覆盖面达到100%.我们还组织成立了内黄县维权帮扶领导小组和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困难职工法律援助中心、总工会劳务输出办公室、农民工维权服务站等维权帮扶组织,采取“党政帮、结对帮、政策帮、资金帮、精神帮、物资帮、就学帮、就医帮、法律帮、就业帮”等“十帮”方式,使帮扶工作走向了制度化、经常化和社会化,真正做到了“桥梁纽带,作用起到;服务职工,责任尽到;维权工作,依法做到;好事实事,件件办到;工会职工,心心连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四、服务职工的载体日益增多随着改革深入,经济快速发展,职工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为适应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服务职工的载体,继2006年11月建立全国首家职工书屋后,我们在全县又开展了“四级联创、五统一共建职工书屋”活动,统一配备书架、统一安装电话、统一调配图书、统一制授标牌、统一网络建设。截止目前,全县完成书屋建设总投资150多万元,组建职工书屋100家,藏书56万册。职工凭“爱心借阅卡”,可在本县任何一家书屋借阅图书,一卡通全县,一卡管全家,一卡管一年,一卡10元,困难职工不拿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我们深入开展了文明行业、文明班组、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创百家六好工会组织、创百名首席员工、创百名读书标兵、创百名优秀农民工、创百名“木兰”奖活动,连续举办十五届全县职工运动会,每届参赛职工都在千人以上。我们还将全县分散的民间文艺团体组织起来,成立“内黄县总工会文化活动中心”,并相继成立了多个职工文化娱乐协会,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慰问演出100多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年来,我们又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民工服务上来,建立了农民工“六清”台账,做到外出人数清、区域分布清、外出住址清、工作岗位清、家庭状况清、联系电话清,全程跟踪服务;深入开展了“农民工维权月”活动,编印了农民工维权手册,组建了留守儿童爱心幼儿园,使外出农民工解除后顾之忧;常年组织开展农民工平安返乡、优秀农民工评选和农民工外出岗前技能培训活动,每年培训都在3000人次以上。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五、工会阵地日益壮大改革开放初期,县工会只有两间办公室,几张破桌椅,活动无阵地,帮扶无经费,职工不认可,领导不满意。现实使我们认识到:工会要想有地位,必须有作为;要想有作为,必须干实事;要想干实事,必须有实力;要想有实力,必须有阵地。为此,我们确定了“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滚动发展,实力强会”的发展思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县委的支持下,我们收回了被其他单位占用多年的工人俱乐部,收购了人民剧场,将其改建成高标准的新工人俱乐部。1996年,我们又建起了一座占地1584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工人文化宫,并以此为依托,又陆续建成了内黄县职工计算机培训中心、职工爱心幼儿园、华夏职工旅行社等三产实体,同时与外地客商联手建成了全县第一家量贩式KTV音乐广场,建立了职工书屋,真正把工人文化宫建设成满足广大职工学习、培训、餐饮、娱乐、休闲的五大阵地。截止目前,县工会固定资产由改革开放前的不足1万元,增加到1000多万元,使工会阵地建设步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闯出了一条实力强会的发展之路。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六、自身建设日益加强30年前,我们那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工会工会,没啥权力,收收经费,发发福利”。那时的县工会社会无地位,办事没人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下大力气培训工会干部;一方面在各级工会干部中深入开展比学习、比贡献、比团结等争优创先活动,全方位提高工会干部的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现今,全县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会干部由原来不足20%增加到80%以上;工会干部的待遇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兼职变专职,由没地位到进班子。我也成为全省第一个兼任县人大副主任的县工会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工会干部自身素质的提高,服务水平、维权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增强,赢得了党委和政府领导的高度称赞,现在县委领导这样赞扬我们工会:“企业改制离不开工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工会,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工会,社会和谐稳定更离不开工会!”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回眸往事,激情岁月;展望未来,信心满怀。长期的基层工会工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要干好工会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和依靠、服务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开拓创新。要树立大维权观念,多跳“交谊舞”,少跳“迪斯科”;要当好“六大员”,即:指挥员、战斗员、协调员、服务员、宣传员、观察员,善于协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职工群众服务。要有热劲、韧劲、干劲和拼劲,要练就“铜头、铁嘴、橡皮肚子、飞毛腿”四大绝技,念好工会工作“十字真经”,即:工作思路突出一个“新”字,组织建设突出一个“广”字,规范建家突出一个“细”字,技术比武突出一个“强”字,评先表彰突出一个“优”字,维权保护注重一个“法”字,帮贫解困突出一个“情”字,文体活动突出一个“活”字,自身建设突出一个“严”字,整体工作做到一个“实”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作者系全国劳动模范、河南省内黄县总工会主席)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