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工会在推进企业民主管理过程中一直扮演倡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作为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工会一向致力于促进职工代表大会各项职权的落实。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取得了巨大成绩,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活动形式也得到进一步调整,工作弹性与活力逐渐增强,工作内容不断拓宽。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上个世纪50年代,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与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一起构成企业管理的两项平行的制度。由于企业行政管理和职工民主参与从组织制度上开始分离,而职工代表大会同时被赋予四项职权,这就使得职工民主参与有了法的依据,从而也确立了职工代表大会作为企业民主管理基本形式的地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78年,国有企业恢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制度。198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198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专门规定了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与工作方式,极大地促进了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职代会制度在促进企业效益和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方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以1997年为例,全国已建职代会的基层单位(含事业单位)通过职代会提出的提案总数高达4658630件,其中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提案占到了46.5%,职代会提案实现率达到56.7%,涉及职工具体利益方面的提案实现率更是达到62.7%.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随着市场法律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大量的国有中小企业实现成功改制,这种情况对以公有制理论为理论支撑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产生很大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民营化浪潮中,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单位数量急剧减少。而法律制度的滞后对职代会各项职权的落实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鉴于此,中华全国总工会适应改革新形势的需要,适时颁发了一些部门文件,对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进行调整。中华全国总工会还在2004年发法律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通知》,对非公企业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作了规定。 tujian.org 工会的努力收到了良好效果,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步入一个新的时期。截至2005年9月,全国基层工会所在企事业单位建立职代会制度的43.2万个,比上年增加6.3万个,覆法律职工8263.8万人,比上年增加427.4万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而随着市场法律体制的逐步完善,职代会内在的发展要求也积极为自己开拓活动空间,丰富工作内容,把那些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民主参与和调节劳动关系的新形式纳入到职代会体系当中,结合成为强而有力的整体,并不断向非公企业拓展空间,使职代会这一职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作者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系教师)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